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

ID:18397727

大小:6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7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_第1页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_第2页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_第3页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_第4页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国辉主任药师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中成药品种繁多、配方各异、剂型复杂,应用广泛,若使用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和贻误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那么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呢?一、中成药的概念及特点中成药,是中药成药的简称,它来源于疗效好的验方、秘方或单方,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的剂型,可直接供给人们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随着社会的进步

2、,人们回归自然意识的加强,生活节奏的加快,中成药以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经济等特点,倍受广大患者的青睐。1、使用方便:中成药是采用科学方法加工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等等,相对于中药汤剂而言,不用煎煮,省时省力,便于携带,服用方便。尤其是慢性病,需要较长时间服药的病人,服用中成药更加方便,也更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我国不少家庭有自购中成药的习惯,对于非处方药,患者或家人可根据病情到药店咨询并购买中成药,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以节省到医院排队看病的时间。2、疗效显著:中成药治疗慢性病、常见病、多

3、发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有些中成药治疗急性病、危重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安宫牛黄丸治疗高热昏迷,片仔癀治疗感染性疾病与热毒证,紫雪丹治疗高热抽搐,速效救心丸治疗心脏病,均有较好的效果,至今仍然是急救必备的常用药品。3、安全、经济:长期以来,中成药以其不良反应小、物美价廉而著称,因此相对于西药而言,安全性和经济性均比较好。然而,是药三分毒,不可忽视,任何药品都具有双重作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良反应,中成药也不例外,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中成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因此对于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问题要正确看待,提

4、高认识,合理使用、正确使用中成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中成药对于储存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容易保存,比较适合于家庭储备。由于上述特点,中成药越来越受欢迎,其在临床的应用也日渐广泛。二、怎样正确使用中成药中成药种类繁多,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因为应用的剂型不同或者治疗的目的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1、剂型不同服用方法不同中成药的剂型即中成药的形态,与中成药的制法和服法密切相关。在制备中成药时,根据所用中药材的性质、所含成分、用药目的、临床需要和给药途径等,选择适宜的剂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成药的临

5、床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因此不同的剂型也就产生了。传统的中成药剂型大多为“丸散膏丹”。随着现代制药工业及制剂工艺的发展,如今已有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煎膏剂、贴膏剂、滴丸剂、胶囊剂、糖浆剂、合剂、酒剂、酊剂、茶剂、搽剂、洗剂、涂膜剂、膏药、气雾剂、喷雾剂、注射剂、露剂等数十种剂型,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中成药因剂型不同,其服用方法不同。1.1中成药口服剂型使用方法丸剂: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分

6、成小粒后再用温开水送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如蜜丸:乌鸡白凤丸,水蜜丸:补肾益肠丸,水丸:逍遥丸,浓缩丸:牛黄解毒浓缩丸,蜡丸:妇科通经丸,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此外,部分中成药丸剂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效;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

7、功效,可用黄酒送服。散剂、粉剂:一般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药汁送服,也可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但也有特殊用法的,如温胃止痛的散剂--胃活散,不须用水送服,直接舔服即可,以便药物在胃中多停留一些时间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服后一小时再饮水为宜。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如八珍益母膏。颗粒剂:颗粒剂(冲剂)宜用温开水冲服;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可溶型、混悬型和泡腾型。在服用混悬型颗粒剂时,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但对于泡腾型颗粒,只能加水泡腾溶解后

8、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冲服。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均为可溶型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可以直接服用。如急支糖浆、清热解毒口服液等。片剂:一般均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咀嚼片,应嚼服,四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含片因需含服,如草珊瑚含片,因此婴幼儿也不宜服用,以免卡住气管,危害生命。但是,肠溶片、缓释片和控释片,应整片温开水送服,切忌掰开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胶囊剂:宜用温开水整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