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

ID:1840738

大小:3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_第1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_第2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_第3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_第4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心理学类论文题目: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笔者认为,当前应该抓紧探索适合我国学校特点的心理辅导模式,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层次、不同的学生类别,分别摸索出几种不同但又各有一定普遍性价值的辅导模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应该将经验证明合适的模式条文化,由教育行政机关或者权威的学术组织予以颁布,以规范和引导基层学校的工作方向。一、学校辅导模式所涉及的方面或要素西方的学校辅导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毛病,就是轻视学校辅导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kehas,196

2、6;宋文里,1987,p.35),其中包括对学校辅导模式的探索。Show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对此做过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Show认为学校辅导模式主要应该回答三个问题:谁应接受辅导;为什么要进行辅导;怎样进行辅导?据此他提出一个学校辅导的“一般模式”(AGeneralModelforGuidance),该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价值、目标和功能。这三个方面涵盖了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Show,1973,p.71)。Show的“一般模式”涉及到学校辅导最基本的几个要素。但笔者认为,一般辅导模式应该符合以下标准:(1)涵盖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2)包括规定着辅导的基本属性

3、的组成要素;(3)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或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建议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学校辅导的一般模式。1.理念辅导是实践,但是是有理念为根基的实践。辅导模式若只是局限于就事论事的实务说明,一不能使辅导体系之各要素的合理性得以成立,二不能助辅导虽有创造和革新,甚至连辅导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合法性都无法确定。学校辅导模式至少应该在两个层面确立一些明确的理念:哲学层面,如人性观、价值、学校教育的目标;心理学层面,如人的动机系统、人的发展历程、决定行为的因素、人格和行为改变的条件。2.要素一般辅导模式须明确以下四个构筑学校辅导基本骨架的要素:学校

4、辅导的对象如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直接面向学生还是透过对教师和家长的咨询影响学生;学校辅导的目标一般都认为,辅导的目标在于协助学生克服他们在适应和发展上所遇到的困难。另有一种相关的说法,是把辅导区分为发展性的、预防性的,以及治疗性的,以此来描述不同的辅导目标(Show,1973)。其实,这一区分不仅涉及目标,亦涉及辅导内容、对象和辅导方式;学校辅导的内容目前多数研究者同意把学校辅导的内容区分为生活辅导、学习辅导以及生涯(职业)辅导。学习及生涯辅导的内涵较为明晰,唯生活辅导包罗甚广,需要进一步说明;学校辅导的途径和方式途径和方式是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最感兴趣的

5、问题,目前各地由自主创造或从台港借鉴已经出现了不少辅导形式,吴增强对此做了较好的概括和说明(吴增强,1998)。一般的辅导模式不一定要详细罗列各种辅导形式乃至措施,但要强调两点:一是辅导途径或形式必须与辅导的基本目标一致;二是它们应该有验证性研究或经验支持,证明有达到目标的功能。3.组织和资源这一个方面是学校辅导得以进行的支持和保障系统。例有:谁做辅导如辅导员的选聘、培训、资格要求、个人素质;领导、专职机构、组织协调如校长的作用,辅导室的设置,全校辅导力量的配置和职能分工,乃至校际或学区的联络(如果不仅限于一校之考虑的话);家庭资源如协调家庭的力量参与辅导,家

6、庭咨询或治疗;社会资源如配合或利用当地社区的活动,利用各种途径影响社区环境的改变以利学生的成长;学术研究及信息资源支持如校内或联校的专题研究,参加全国或地区性学术交流,专业文献资料库的建设。二、学校辅导理念上的两点考虑1.人性观问题人性观是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哲学问题,在辅导上至少有两个问题与人性观有密切联系:(1)怎样看待人的基本倾向(或曰天性)?基本上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人性本善,承认入天生就有一种向上、向好、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倾向。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的辅导秉持这种看法。二是认为性本恶,认为人如果不予教化,必然堕落。心理学中持此观点的不多,古典精神分析学

7、派稍倾向于此。三是认为人无天性,人在后天向什么方向发展,完全取决于教养。行为主义的辅导持此看法。在学校辅导领域,主要是第一和第三两种见解比较有势力。这个基本理念上的分歧并非无关紧要,作者之一曾指出,“一位辅导员所持的人性观,不但决定他对辅导理论所作的抉择,而且,亦切切影响他如何发展一套个人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模式”(林孟平,1998,P.40)。例如,在不同的观点制约下,辅导者对辅导目标、辅导途径就会有不同的选择。(2)人的发展的主动性问题。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成长是人的天性,存在就必得发展成长,不必假于外力的“推”或“拉”;而在行为主义者看来,除却生理活动而外,

8、人的大多数有意义的发展都是学习的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