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

ID:18422793

大小:157.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8-09-17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_第1页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_第2页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_第3页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_第4页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7-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卷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法    2、国家性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刑法      5、犯罪主观方面    6、故意犯罪   7、过失犯罪   8、刑罚    9、自首      10、立功      11、缓刑       12、减刑 13、假释     1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16、民事法律行为  17、 代理  18、民事诉讼时效   19、所有权   20、按份共有   21、共同共有    22、他物权    23、遗嘱    24

2、、合同    25、 要约        26、证据    27、侦查28、取保侯审     29、辩护       30、行政诉讼        一、答案: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P1页)2、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又称为国体,体现着一定阶级的专政,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P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普选,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

3、,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P5)4、刑法: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如何处罚的法律。(P7)5、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P11)6、故意犯罪: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P11)7、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P12)8、刑罚:是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4、,它是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方法,只能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对犯罪分子适用。(P13)9、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交待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P14)      10、立功: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P15)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

5、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11、缓刑: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P15)12、减刑: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

6、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而减轻其刑罚执行的制度。 (P15)13、假释: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的刑期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P15)     1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指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P23)1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P24)   16、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

7、义务的合法行为。(P25)  17、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该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P25)   18、诉讼时效:指在法定期间内,当事人如果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就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制度。(P26)19、所有权:指财产的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P27)20、按份共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按确定的份额对同一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的共有。 (P27)  21、共同共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不分份额

8、地对同一财产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P28)    22、他物权:指财产的非所有人根据法律规定或所有人的意志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P28)    23、遗嘱:指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 ,对其个人财产及与财产相关的其他事务进行预先的处分,并于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