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

ID:18423627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7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_第1页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_第2页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_第3页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_第4页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起于简阳江源镇,经简阳、资阳,止于川渝界安岳县龙台镇高子湾。路线全长109.543公里。全线共设置桥梁18510.6米/93座,其中全线设置特大桥1463米/1座,大桥14144.16米/54座,中小桥1903.44米/36座;设涵洞及通道249道、分离式立交14座;设中短隧道559米/2座;设互通式立体交叉15处,其中枢纽互通式立交5处,一般互通式立交10处;设匝道收费站10处、省界合建主线收费站1处,服务区3处。建设互通连接线10条,

2、共计21.03公里,互通连接线采用一、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占用土地15159亩。全线设计速度均为100公里/小时,其中成都经济区环线至渝蓉高速公路段采用34米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渝蓉高速公路至止点路段采用26.0米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执行。总概算为147.32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87.14亿元,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1.48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1.83亿元。工程计划2017年底开工,2020年底建成,建设期3年。2.重要环境要素分析1、根据本项目施工图拟定的路线方案,在综

3、合考虑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社会经济、路网规划、城镇规划、工程占地、拆迁安置、水土流失以及路线对声、大气、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报告书认为推荐方案合理可行。2、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的建设与当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不冲突,项目所在地区人民政府总体上同意推荐的路线方案。安岳县城西连接线(500m长)段穿越安岳县千佛寨森林公园,涉及生态保育区和一般游览区,路线基本与千佛寨森林公园呈80°交叉,建设单位正在完善相关报批工作。113、饮用水源本项目涉及两处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1)安岳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七里桥水源保护区:

4、路线穿越安岳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七里桥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陆域、水域(K137+000-K139+500,长度约2.50km)及二级保护区陆域(K139+500-K140+500,长度约1.00km)。(2)鸳大镇饮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于K130+600-K133+300)穿越鸳大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陆域(长度约2.70km)。目前,从安岳县环境保护局了解到,2016年4月份以后,安岳县城饮用水源主要来自于书房坝水库,现有饮用水源将作为城镇居民备用水源,但其划定方案仍然有效。针对以上情况,资阳市人民政府会同安岳县环保局对路线方案进行充分调研,认为现有推荐方案相对合理可行,故

5、资阳市人民政府以(资府函[2016]72号)同意路线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4、城市规划本项目推荐路线方案符合成都市简阳市和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5、重大基础设施本项目与所在地区现有重大基础设施干扰较小,能够保证现有电力、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施工期间,对沿线部分国省干道如国道319、省道206及县道等存在一定的交通干扰。3.社会环境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项目属于《四川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年)》中第6条成都放射线中“成都至资阳至重庆:成都-

6、成都新机场-资阳-安岳-川渝界”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四川和重庆两省市高速公路网络、加密区域路网,并打造简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综合公路交通运输体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对沿线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项目直接影响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教育文化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其现状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该公路的建设投入运营后,对原电力、水利、交通、水利、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干扰影响不大。114.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现状(1)植物物种、植被评价区共

7、有维管束植物138科386属551种(含部分栽培物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25属34种,裸子植物8科12属12种,被子植物111科349属505种。从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上分析,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数量和比例差距不明显,说明本区域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性质为亚热带植物区系。由于历史原因,评价范围内植被受人为破坏严重,原生的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仅留下次生的树林和小面积灌丛,因此植被类型及各植被类型的组成和结构都比较单一。沿线植被主要有柏木林、杂木林、枫杨林、杨树林、慈竹林、黄荆灌丛、盐肤木灌丛、白茅草丛、农耕地、园地等。林地绝大部分是人工种植和原生植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