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ID:18425616

大小:3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7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李磊肖光年【摘要】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无锡1995-2008年的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对无锡碳排放量起关键作用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多种对应的建议,改变影响因素的量从而最终减少无锡碳排放量,这一系列的建议能够使得政策制定者们在无锡发展低碳城市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决策参考。此研究能够在应用层面提出无锡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控制的主要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把碳减排的目标落在实处,使减排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更加量化,也更加便于社会考核。【关键词】主成分回归;碳排放;影响因素;

2、无锡市;低碳城市;量化从1994年到2008年,无锡的碳排放量由1924万吨增加到10936万吨,增长近5倍[1]。无锡碳排放量在近些年增加非常迅速,对环境影响非常大,因此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无锡碳排放量的增长已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合理定量的控制无锡碳排放量,将成为无锡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表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强使Co2,浓度迅速升高,从而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显现了资源消耗过多、碳排放增加过快等问

3、题。2002年我国的碳排放量为34.9亿吨,到2008年就上升到65.3亿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3]。在国际社会减缓Co2,排放的形势下,中国的碳排放及排放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更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围绕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查冬兰和周德群[3]在对中国28个省区近10年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能源消耗导致的地区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别。徐国泉等[4]通过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能

4、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等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成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型曲线关系。张雷[5]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和能源消费两者的结构多元化的演进最终促使国家完成从高碳燃料为主向低碳为主的转变。徐玉高等[6]利用中国、日本、美国等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1990年的全球截面数据,分析了人口数量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时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不

5、存在Kuznets曲线。Lantz和Feng[7]采用建模方法对加拿大1970~2000年的人均GDP、人口、技术和Co2,排放量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与Co2排放不相关,人口与Co2排放量成倒U型关系,而技术与co2排放量成U型关系。FanYing等[8]用STIRPAT建模对1975~2000年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的人口、经济和技术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们最终认为这些因素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情况是不一样的。本文参考以上学者的成果,并提出使用量化的方法分析影响无锡市碳

6、排放量的因素,得出无锡市碳排放量的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找到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无锡市及其他地区碳减排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1.指标选取以及数据说明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无锡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用的是从1995年到2008的统计数据。参考各种文献资料以及对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建立模型所选用的因变量是无锡历年碳排放量Y(单位:万吨),自变量分别是:(1)第一产业GDP为X1(单位:亿元);(2)第二产业GDP为x2(单位:亿元);(3)

7、第三产业GDP为X3(单位:亿元);(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X4(单位:亿元);(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X5(单位:亿元);(6)财政支出为X6(单位:亿元)。由于统计年鉴上并未直接给出无锡历年的碳排放量数据,所以本文的碳排放量数据只能推导得出。据全面调查,无锡市工业碳排放总量约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9]。张荣荣根据无锡市各工业行业所消耗的能源数据估算出了无锡工业行业碳排放数值,由此可以推导出无锡历年的碳排放量数据。因各自变量数值均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为使计算结果更加可靠,需要先计算出无

8、锡GDP平减指数。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它的计算公式是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为使本文数据调整方便,计算的无锡GDP平减指数以1995年为基年,。即1995年=100。根据无锡历年统计年鉴中给出的数据,可以找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的GDP增长率,并计算出实际GDP,从而根据公式计算出无锡GDP平减指数,结果见表1。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本文将对各因变量均除以当年GDP平减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