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

ID:18429799

大小:29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7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_第1页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_第2页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_第3页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_第4页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备注:中国近现代百年分期:中国近代史:(1840--1949)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1)按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分期:两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5月4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4日--1949年10月1日)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年十年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八年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

2、日三年解放战争:1946年6月---1949年10月1日(2)按政权分期:三个:清后期(1840年—1912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中国现代史(1949年——现在)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分期:(1)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1978年底—现在)一、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侵略者英国英国与法国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日本时间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原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转嫁经济危机、侵略中国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特点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占大片领土单国赔款最多赔款数额最大中国取得百年御辱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第1

4、6页共16页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引发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反帝斗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①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及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③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④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反帝斗争⑥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

5、人民抗日,中国局部抗战(杨靖宇)和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佟麟阁、赵登禹、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⑦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⑧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五四运动等⑨反抗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三、中国近代化探索(1)洋务运动是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限于“器物”层面,近代化开始的标志(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再上升到“观念”层面。一战期间民族经济的“黄金时代”,实业救国中的“状元实业家”张謇(3)曲折阶段:(1927年—1949年)在官僚资本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在战争的

6、破坏下,民族工业纷纷破产。(4)新中国的现代化:(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政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健全。经济:1953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重大事件:(1)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学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西方思想文化)时间19世纪60—90年代1898年1911.10.101915年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7、变法图强,维护统治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把矛头对准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央:弈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资产阶级维新派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六君子等资产所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内容前期“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后期“求富”,开办民用工业;70—80年代筹建三支海军;1862“公车上书”—揭开序幕;《中外纪闻》—团体形成;下诏变法——革命团体——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