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ID:18431701

大小:19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7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1页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2页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3页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4页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2017年*月前言为提升建筑品质,建设海绵城市,规范本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受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委托,编制组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标准,并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相关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要点。本要点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建筑专业审查要点;3.给排水专业审查要点;4.景观专业审查要点;5.结构专业审查要点;6.电气专业审查要点。本要点由深圳市住房和建

2、设局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负责具体技术条文说明。主编单位: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等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录1总则2建筑专业审查要点3给排水专业审查要点4景观专业审查要点5结构专业审查要点6电气专业审查要点131总则1.0.1为规范本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深圳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和《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设计规程》SJG**-2017,编制本要点。1.0.2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

3、的审查,除应符合本要点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建质[2013]87号)和本市有关施工图审查技术规定的要求。1.0.3本要点适用于本市新建、扩建或改建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技术审查。1.0.4除本要点内容外,审查尚应包括现行有关地方法规规定的必要内容。1.0.5本要点发布后,如有相关新法规和新版海绵设施建设标准的实施,则应以其为准。1.0.6本要点第2-6章表中“审查内容”均系指《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设计规程》SJG**-2017。132建筑

4、专业审查要点序号审查条目审查内容2.1基本规定3.0.4当规划条件提出明确的相应要求时,房屋建筑项目海绵设施应与该项目建设地块红线外海绵设施或城市水体,实现有效合理的衔接。2.2基本规定3.0.6房屋建筑项目设置海绵设施后,不应降低自身常规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2.3基本规定3.0.8房屋建筑海绵设施设置,不应妨碍建筑安全和人身安全。2.4建设指标一般规定4.1.1当房屋建筑项目规划许可文件未明确提出该项目海绵设施建设指标时,方应遵循本规程本章(第4章)相应规定。2.5建设指标一般规定4.1.2房屋建筑项目海

5、绵设施工程设计,应满足其控制性指标要求。2.6控制性指标4.2.1房屋建筑项目海绵设施工程设计,应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面源污染总削减率作为其控制性指标。2.7屋面设计5.2.2绿色屋顶安全措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坡度大于11°(20%)的绿色屋顶,其排水层、种植土应采取防滑措施;2应对屋面所种植高于2m的乔灌木,采取固定措施。3屋面树木定植点与边墙的安全距离应大于树高。4应防止造成高空坠物。2.8屋面设计5.2.4绿色屋顶蓄排水层、防水层和基质深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绿色屋顶蓄排水层应选用抗压强

6、度大、耐久性好的轻质材料。2绿色屋顶防水层应满足一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并至少采用两道防水层设防,且第一道必须设置具有耐霉菌腐蚀性能的耐根穿刺防水材料。3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应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2.9屋面设计5.2.7当既有建筑屋面改造为绿色屋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改造前检测鉴定既有屋面的结构安全性能和防水性能。2宜选用轻质种植土和地被植物,宜采用草坪或容器种植。3当采用覆土种植的,应设置种植土挡墙;挡墙做法应能保障屋面防水性能完好。2.10地下室顶板顶部设计5.3.1建筑小区地下室顶板顶部宜有

7、厚度为1.0m以上的覆土,并应设置过滤层和蓄排水层。当采用反梁结构或坡度不足时,应设置渗排水管或采用陶粒、级配碎石等渗排水构造措施。2.11地下室顶板顶部设计5.3.3地下室顶板面积较大而放坡(找坡)确有困难时,应区分设置雨水口、盲沟等内排水及雨水收集装置。2.12建筑小区一般规定6.1.3雨水下渗应符合下列规定:1存在特殊污染风险的工业厂区、道路等处不宜建设雨水入渗设施,以避免地下水污染风险。2雨水入渗不应引发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物安全。2.136.1.4雨水集蓄回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3建筑小区一般规定1集

8、蓄雨水优先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汽车冲洗和循环冷却水补水等。2不宜收集污染严重的下垫面的雨水。3收集雨水及其回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相连接。2.14场地设计6.2.2场地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尊重既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不宜大幅改变原有地势坡向。2应兼顾遵循雨水的重力流原则,并尽量利用场地既有竖向高差条件,组织雨水流向。3地面坡度应综合渗流要求、场地功能和地面材质等因素确定。4必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