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

ID:1844478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_第1页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_第2页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_第3页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_第4页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误区道县四马桥中学胡旭13807436208摘要: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育教学中,这对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就目前教师的水平,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际,从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扩展知识等方面对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注意的进行了探究,以期对历史教学谨防走入误区起借鉴作用。关键词: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拓展知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媒体: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模型、演示等……已不能满足现代历史教学的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多方面、多角度、多

2、渠道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通过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越性,因此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助教"和"助学"的功能。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进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了探究,并作出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应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出现的错误两方面进行了探究,具体浅谈如下:1多媒体在

3、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多媒体教学中,老师用POWERPOINT、超级解霸等软件对存储历史资料的录像带、音带、VCD、CD5、图片等进行编辑,剪辑而制成的历史课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映射出来,使本已过去的抽象苍白的历史事实,以多种形式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易吸引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对于一些重要历史知识或难以归纳、比

4、较的知识点,利用投影提供给学生,有助于加深印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尤其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探索问题的激情。如引导学习中国史中的《宋金南北对峙》一课时,由学生先欣赏动漫曲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再设问:岳飞为何怒发冲冠?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颖趣浓。1.2应用多媒体设置历史情境,增强历史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5、新课改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只重学习结果不重学习过程的弊病。以前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一般分为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部分,无论哪一部分都是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强调的是结果,关注的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而这种结果性目标,实际上忽略了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所产生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新课程标准将“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实际上是承认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所讲的历史,老师和学生都是“置身事外”,学生听老师客观地简要地叙述历史过程,然后去记忆所谓

6、的历史结论。学生不但缺乏参与和体验,对历史结论也往往没有认同感,无论是课堂效果还是学生的记忆效果都不甚理想。古人早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日常的教学不可能让同学们通过事事“躬行”来加深理解和记忆,但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师生创设特定的历史情景,达到同样的效果。如《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课,课文内容比较晦涩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二毛这个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物,通过他设厂、留学等经历很巧妙地把课本中的知识串了起来,学生不但学得兴致勃勃,而且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变化也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5历史情景不用都要贯穿整堂课,其实很多时候我

7、们都可以就某个知识环节来进行情景设置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参与课堂。比如关于“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笔者通过网络课件设置了“如果你是当时驻欧洲、亚洲、美洲的记者,你会在当地看到哪些变化?请你写一篇新闻报道。”这样一个情景,让同学们通过“石中论坛”来发表发表见解。学生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远远超出课本和老师的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学习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