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

ID:18447217

大小:192.3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18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_第1页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_第2页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_第3页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_第4页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冬训调考题库(配电运检专业)一、填空1、在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电压。2、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运动,形成电流。3、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ρL/S)。4、举出四种绝缘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变压器油)。5、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势)的代数和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与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有关。7、电磁感应定律是用来确定感应电势的(大小)和(方向)的规律的。8、衡量电能质量有四个指标:(周波)(谐波)(电压)(供电可靠率)。9、

2、变压器由(铁心)和(绕组)两个基本部分组成。10、安全工具主要有(拉杆)(验电器)和(接地线)三种。11、检修规程适用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管辖的(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12、配电线路一般分为中压(1千伏~10千伏)配电线路和低压(1千伏以下)配电线路。13、新设配电线路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至少按(十年)发展规划考虑。中压配电系统的网架线路还应考虑(互供互带)能力。14、用户的电力一般由公用电网供给,尽量减少(专线)供电方式。15、同一棵电杆上的中低压线路应由(同一电源)供电。16、为了保障供电可靠,系统运行经济、灵活,以及考虑负荷的发展,城市中压配电线路主

3、干网架的导线截面宜统一,大、中、小城市区(绝缘线)不宜小于(240平方毫米),大、中、小城郊区(裸铝线)不宜小于(150平方毫米)。17、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应根据(负荷密度)来确定,为了保障电压质量,减少线损,供电半径不宜过大。中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市区不宜大于(3)公里;郊区不宜大于(10)公里;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市区一般为(150~300)米;郊区不宜大于(500)米。18、配电线路的档距,高压城区(40~50)米郊区(50~70)米,低压城区(40~50)米,郊区(40~60)米,耐张段的长度一般不宜大于(1公里)。19、中压线路干线应分段安装负荷开关,每段

4、长度一般不宜大于(1.5公里)。开关应满足(负荷)和(短路容量)的要求。20、低压路灯线、路灯控制线的安装位置不应高于(动力线)和(照明线);低压路灯火线应设在电杆的(道路侧)。21、配电线路的三相负荷应(力求平衡)。配电变压器二次的零线电流不应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22、低压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电压损耗选取。一般情况下,低压主干线截面不应小于:市区:铝线、绝缘线(95平方毫米);铜线(50平方毫米);郊区:铝线、钢心铝绞线(35平方毫米);铜线(25平方毫米)。23、低压线路的分段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不小于控制范围内的最大(负荷电流);控

5、制范围内的(短路电流)不小于保险丝(额定电流)的(四)倍。24、凡用于配电线路上的所有器材必须经过(检验),安装前还需(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25、新购入的每批熔丝(片)应做(熔断试验),特性应符合要求,不合格不得使用。26、电杆基础应根据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设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岩石做的(底盘)、(卡盘)和(拉线盘),但安装要牢固可靠。27、卡盘应用专用金具与杆身联结牢固,直线杆应顺序的在线路左右两侧与线路平行的交替埋设,承力杆应埋设在(承力侧)且深度应埋设在自地面起至电杆埋设深度(1/3)处。28、设有开关设备的电杆和特殊型电杆,可设

6、(固定爬梯)。1、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及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确定拉线的形式,一般采用(普通拉线)、(V型拉线)、(水平拉线)、(共同拉线)、(弓型拉线)五种拉线的形式。2、拉线应用(镀锌钢绞线)制做。拉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3、拉线底把应采用热镀锌拉线棒,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毫米)。4、严重腐蚀地区的拉线棒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部位:自地下(500毫米)至地上(200毫米)处;5、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拉线绝缘子,在断拉线的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米,一般装于距电杆不小于(3)米处。6、拉线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普通拉线与电杆的夹

7、角:一般应为(45)度,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度;7、拉线上把与钢筋混凝土杆的联结应使用(专用拉线抱箍),不得用其他抱箍代替;拉线抱箍一般设在相对应的横担的下方,距横担中心线(100毫米)处。8、同杆架设的两层导线应设(V型拉线),使用共同拉线盘,分设拉线棒;多层低压导线截面在(50平方毫米)以下可只打一条拉线。9、顶杆与主杆间的夹角一般应为(30度)。顶杆一般应与主杆材料相同,梢径不得小于(150毫米)。10、顶杆的埋设深度一般为(0.8米),顶杆底部应设(底盘)或石条。11、非承力接头的连接:裸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跳线接头,一般宜采用B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