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

ID:1845314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_第1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_第2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_第3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_第4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职业教育论文题目: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关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人们已有深刻认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才会如此受到关注。不过,在强调教师增能的时候,似乎对教师赋权强调得还不够。事实上,教师赋权增能为一整合概念,“权”与“能”缺一不可。同时要警惕虚假的赋权。关键词:赋权;增能;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追溯历史,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教师赋权增能这个概念与组织学中参与管理的观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2、受到等级严明、分工明确的现代科层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多组织的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日益分化,结果陷入了过度专门化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组织中的雇员被视为“没有思考的机器”,工作动机极弱。针对这种状况,管理界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认识到让雇员参与与其工作相关事务的决策,会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率,从而强调雇员的赋权增能。在教育领域,教师赋权增能与西方学校重建运动中所宣扬的分权化精神一脉相承。在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二波教育改革浪潮,对前次教育改革失败的教训进行了总结,发现60年代开始的有关学校教育革新受到了各种力量的阻碍而

3、停滞不前以致失败,原因主要在于这些革新方案从规划到执行层面,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忽略了教师、学校及地方这些改革的真正主角,这些主角因不受重视而冷漠应付教育改革。于是,人们认识到,教师应是教育改革的主导者、行动者,而不应被视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对象。到了90年代,“教师赋权增能”已经与“教学专业化”成为当时最响亮的两句口号,教育领导者被要求交出一些权力与教师共享,而非将权力加诸教师身上。从教师自我以及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关于“赋权增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自我发展方面。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所具有的专业能量

4、,相信他们能通过学习有关技能实现自我发展。(2)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教师的赋权增能,将减少其在专业工作中出现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可能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变迁对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以及社会对教学专业性的低估而导致。具有赋权感的教师能有效地处理其情绪、技能、知识和资源,从而胜任教学工作,并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加强自尊。(3)教师角色调整方面。教师赋权增能的过程将提高其社会角色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其对教师身份的理解,以消除角色模糊不清带来的消极影响。换言之,角色愈清晰,就愈保证他们对自身重要性有更明确的认识

5、,其与社会的关系也更健康。(4)决定和投入方面。在实施“赋权增能”计划时,要为教师提供空间。他们的想法与见解应在制订直接影响他们的政策中被考虑和采纳。同时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与管理者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总之,当教师感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或能够创造机会,认识到那些政策中蕴涵的东西能让他们自由地作出充分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付诸行动并承担行为后果的责任时,他们就“赋权增能”了。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赋权增能不仅是“一种动力的专业发展历程”,而且是“一种专业权力的结果”。作为过程,是指学校教师具有专业自主的能力,能自我成长,解决自

6、我问题;作为结果,指教师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效能,拥有专业自主性与地位,能实施专业判断,负专业责任,能参与校务决策,并藉此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进学生学习,并促进学校进步,发挥教育功能。[1]二、教师赋权增能的意义有关教师赋权增能与其他学校改革目标之间关系的研究指出,教师赋权增能虽然很重要,但似乎不是令教师的工作方式及教学方法产生真正改变的充分条件,这是因为赋权增能对教学的影响,会随着教师实际产生影响和焦点变化而有不同。同时,教师赋权增能是通过学校的教学组织,间接地对教学素质及学生学习表现施加影响的。[2]虽然教师赋权不

7、能保证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也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一定得到提升或者学生表现一定得到改善,但有关校本管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更多教师参与有关教学上的决策,甚至学校具有高度的专业文化时,教学上产生实质性改进的可能性也更大。有关研究显示,教师参与决策过程可能带来四种积极的后果。[3](1)教师因工作的关系而成为距离学生最近的人,而且他们是拥有处理教与学问题丰富知识的专业人士,因此,让教师参与决策更有可能产生出面向学校整体发展的更加合理也更加有效的学校政策。(2)通过共同决策,教师专业性将得到提升。这是因为教师通过参加共同决策活动,获得了一种

8、主人翁意识,进而又促使教师更加投入有关决策活动。在这种良性循环过程中,教师能够掌控自己的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专业人士的风范。(3)由于共同决策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正相关,教师士气及教师对于学校组织的热情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相对于那些教师参与决策机会很少的学校来说,实施校本管理学校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