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

ID:18454326

大小:370.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8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_第1页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_第2页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_第3页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_第4页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易篆刻及西泠八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杭州)人。丁敬入室弟子,西冷前四家之一。官山东兖州府同知,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诗集》,《秋景庵印谱》等多种著述行世。西泠八家是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1、丁敬(公元一六九五年至一七六五年)清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年七十一岁。与金农友善,常相唱和。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同举“博学鸿词”。敬诗造语奇堀,最工长篇;一生清贫,又好金石,工篆刻,家富收藏,篆刻宗秦汉,又

2、不囿成规,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开“浙派”之先河,为时所称。印谱为“西泠八大家”之首,海内奉为圭臬。善写梅,亦擅兰、竹、水仙。著有《龙泓山馆诗钞》,《清史列传》,《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传于世。浙派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2、蒋仁  字号: 号山堂,初名泰,字阶平。  时代: 清代  简介:  (1743-1795),以得蒋仁铜印,遂改名,别号吉罗居士、女状山民,仁和(今杭州)布衣。性孤冷,寡言笑,终身罕与世接。工书法,绝不趋俗韵,彭绍升推为当代第一。其书由米上窥二王,参学孙过庭、颜真卿、杨凝式诸家,兴到时,如

3、以墨沈倾纸,几难辨字,而见者莫不倾倒。画擅山水,有幽逸趣。时亦清雅拔俗。篆刻以丁敬为宗,苍劲中别饶逸致,得意之作,直可抗衡。兼善刻竹,尝制一竹制妇人像,以布帕裹首,跨一鹿,衣褶极简古,鹿足趾刻蒋仁二楷书,与平日墨迹相类。卒年五十三。为“西泠八家”之一.兼善书法.  家境贫寒,一生与妻女过者超然世俗的简朴生活。书法师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诸家,擅长行楷书。篆刻非常佩服丁敬,师法其法,并能以拙朴见长,有所发展。于苍劲中甚得古意,别具天趣。所刻行书边款,得颜体书法之神,苍浑自然,别有韵致。平生性情耿介孤冷,不轻易为人奏刀落笔,故而流传作品不多。3、黄易(1744-1802)清,字小松,

4、号秋庵,又号秋影庵主。浙江钱塘人。曾任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其父工篆隶,通金石。黄易继父业,以篆刻著称于世。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并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隶书《警语》,其书笔划圆润平实,气势宏大,深得古法,是谓大家。  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工书,娴熟隶法。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精于博古,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尝谓“小心落墨,大胆奏刀”

5、。二语可为刻印三昧。所至辄搜访残碑断碣于荒烟宿莽间,孜孜惟恐不及。尝自写访碑图十六帧,颇有逸致,翁方纲为之书碑文于上,最为精妙。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隽,以澹墨简笔写取神韵,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恽寿平。官济宁时,一花片叶皆能于斤库易钱。间作墨梅亦饶逸致。  卒年五十九。著《小蓬莱阁诗钞》等。4、奚冈(1746—1803)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原名钢,字铁生、纯章,号萝龛、蝶野子,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原籍安徽新安(今歙县),一作安徽黟县人,寓浙江杭州西湖。擅篆刻,宗秦汉,师法丁敬,并有发展,风格清隽,为浙派印人之杰出者。与丁敬、黄易、蒋仁齐名,

6、为杭郡四名家,再加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为西泠八家。亦工诗善书,长于绘事,性孤介,非其人不予。书兼工四体,真书法褚遂良,古隶笔意超逸,高出流辈。山水潇洒清润,得董其昌法。老年入李流芳一派。花卉有恽寿平气韵,兰竹亦超脱,为浙中画家巨擘。曾作《溪山素秋图》、《蕉竹幽兰图》、《春林归翼图》等轴。传世画迹有《蕉林学书图》卷、《题襟馆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著有《冬花庵烬余稿》。5、[清](一七六二至一八o六)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作钟豫。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杭州)廪生。溧於小学篆籀,皆得古法。摹印尤精。与黄易、陈鸿寿、奚冈齐名,称浙派。豫锺专宗丁敬,兼及秦汉。嗜金石文字,毡蜡椎

7、拓,积数百本。见名画、佳砚,虽重值必购之。工画山水、松、竹、梅、兰,尝以篆法写墨笔松竹梅卷,黄易为题岁寒图三字。尝辑古今画人传。著求是斋集。卒年四十五。《定香亭笔谈》、《畊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桐阴论画》、《广印人传》6、中国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