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ID:1845612

大小:7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3

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_第1页
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_第2页
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H值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撰写人:高一(24)班张倍维课题组成员:丁一凡、古有贤、张桢翰、朱思敏、梅飞雪、刘璐、张倍维、谢文旭、钱海潮指导老师:周攀摘要:目的:PH值对种子发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实验来了解适宜种子发芽的环境PH值,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方法:对大蒜和绿豆进行实验,得出适宜它们发芽的培养液酸碱度。结果和结论:碱性环境中大蒜的发芽速率最快,在碱性环境中种植大蒜可节约时间。微酸性环境中绿豆的发芽速率最快,微酸性环境中种植绿豆可节约时间。两者均在中性环境中能正常发芽。关键词:大蒜;绿豆;PH值;发芽速率;发芽率文献标识码:B具有植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称为逆境土壤。逆境土壤分布

2、的面积广泛,而且改良难度大,因此,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各种逆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某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受上述不良的逆境条件。了解植物对土壤环境的生理反应和抗逆机理,对发展农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酸性土壤pH一般在4.5-6,同时铁铝氧化物有明显积聚,土壤酸瘦。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H+,A13+,Mn2+和Fe2+等,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我们选取绿豆和大蒜为代表植物,测试它们适宜环境的PH值,应用于生产中将会提高农业收成。1.仪器和药品两个小烧杯、

3、两根玻璃棒、两支胶头滴管、一根药匙、一个100ml量筒、小塑料杯、自来水、足量无水碳酸钠、足量乙酸、30粒饱满大蒜,一个寒暑表、两支注射器、210粒饱满绿豆。2.实验目的及原理碳酸钠使溶液呈碱性,乙酸使溶液呈酸性。利用化学试剂调节酸碱度,观察其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率的影响。3.实验步骤(以大蒜为例):第一步:将三十个塑料杯每十个分为一组,分A、B、C三个大组,每组编号1~10(如A组:A1、A2、A3、A4、A5、A6、A7、A8、A9、A10)。将剩余六个塑料杯编号X1、X2、X3、X4、X5、X6。第二步:溶液酸碱度试验(1)用量筒量取20ml自来水,倒入X1中,将此步骤

4、重复5次,分别倒入X2、X3、X4、X5、X6中各20ml自来水。(2)在X1中加入一定量无水碳酸钠粉末,用PH试纸检验PH值,约为13。经调整,在X3中获得PH值约为9的溶液,从而得出配制碱液A组每杯所需碳酸钠的量(约为1/8药匙)(3)采用同样的方法,经调整,在X6中获得PH值约为3的酸液,得出B组每杯所需乙酸的量(约为1/8胶头滴管)第三步:配液后将PH=9,PH=3,PH=7分别倒入A组、B组、C组杯中。第四步:将大蒜坨的皮一层层剥下,最后只剩无皮大蒜粒,挑出30粒饱满无芽的大蒜粒。第五步:在每一杯溶液中各轻轻放入一粒大蒜粒,使每粒浸没一半,漂浮。第六步:将30个实验杯

5、放在阳台上,每大组排成一排,将寒暑表放在阳台上,测温度。4.实验记录:播种后第n天A组发芽数B组发芽数C组发芽数平均日温(单位:℃)110082512838157491795911010691106710110881011089101101010101101011101107发芽率100%10%100%注:A组PH:9B组PH:3C组PH:7绿豆实验过程类似,数据如下A杯B杯C杯D杯E杯F杯G杯第n天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2830282040502830282240602830282850702830282890802830282811090283

6、028281301002830282814011028302828170发芽率093%100%93%93%57%0PH值34567895.实验分析发芽率:从发芽率来看,大蒜种子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全部发芽,发芽率达100﹪,而在酸性环境中,发芽率仅为10﹪,可见就初期发育而言,大蒜适宜种植在碱性或中性环境中。绿豆种子微酸性环境中几乎全部发芽,而在PH=8碱性环境中,发芽率仅为57﹪,在PH=9碱性环境中,发芽率为0,可见就初期发育而言,绿豆适宜种植在微酸性或中性环境中。6.实验结论碱性环境与中性环境中皆可种植大蒜,酸性环境中不适宜种植大蒜,微酸性环境与中性环境中皆可种植绿豆,碱性

7、环境中不适宜种植绿豆。7.建议碱性环境中大蒜的发芽速率最快,在碱性环境中种植大蒜可节约时间。微酸性环境中绿豆的发芽速率最快,微酸性环境中种植绿豆可节约时间。在实验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感谢父母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便利。【参考文献】【1】盐碱地_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1585.htm【2012-1-31】【2】酸性土壤_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