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

ID:18456263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8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_第1页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_第2页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_第3页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_第4页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美教育比较赵勇赵勇简历  赵勇,四川岳池人。1993年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教育学院学习,1996年获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就职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2001年获该校终身教职、副教授,兼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赵勇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育国际化、网络学习环境及信息技术教育。他的研究先后获得美国教育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密歇根州教育厅及其他机构共计两千多万美元的资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或合作主编学术著作8部,合作客座主编两期学术杂志并主持研

2、发多个网络学习系统。因其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系统研究和贡献,被授予2003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早期成就奖。  赵勇博士正在参加中美智教育部主办的2004APEC教育创新论坛。作为该论坛的主要发起人,赵博士就中美教育的热点问题,包括教育产业、英语教育及教育信息化,作了主题发言。新华访谈:旅美博士赵勇谈中美教育之比较赵勇中美教育比较8/8•[主持人]:新华网的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再次收看嘉宾访谈。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中美教育的比较。现

3、在虽然已经是寒假,但是这样一个话题的讨论依然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心,现在帖子已经很多了。在发展论坛关于教育的话题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中美教育的比较,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14:35)•[主持人]:长期以来,国内关于美国教育的报道也是林林总总,褒贬不一有人说是孩子的天堂和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有些认为孩子既不识字,也不识数,其高科技人才主要来自移民,这些报道描述是否准确、客观、全面,美国教育对中国教育有和借鉴?今天我们请到了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终身教职、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中心主任,2003年美国教育

4、研究协会早期成就奖获得者赵勇博士做客新华网。(14:36)•[赵勇]:各位网友,大家好。(14:37)•[主持人]:您刚刚参加完亚太经合组织在北京举行的教育创新论坛,来自亚太经合组织19个成员的教育官员和专家一百多人进行了教育的研讨和教育改革、创新的交流,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专家荟萃的教育论坛,对教育创新有哪些积极的观点和意见?(14:41)•赵勇中美教育比较8/8[赵勇]:APEC这次会议是我们共同发起的,主要目的是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倾向西方向东方学习,东方国家的孩子们在数学、科学基础知识

5、非常扎实,非常系统。东方向西方学习,觉得咱们学生负担过重,就要改造,做一些探索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种平衡,不要矫枉过正,东西方教育互动有一些良好的影响。今年这次论坛很好,给我们一次机会真正了解别国的真实情况,APEC教育创新论坛就是把各国从事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研究的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研讨。(14:41)•[主持人]:您是教育学的专家,同时您本人既在中国和美国做过学生,也在中国和美国分别当过老师,这方面的经历比较独特。您从自己的角度谈谈中美教育有哪些共性和不同之处?(14:42)•[赵勇]:我本身经

6、常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教育之路的产品,也是出品人。我在国内念小学、中学、大学,同时在中学、大学教过书,在美国私立、公立学校都教过书。中美教育之间有很多共性,共性在于培养人,而且是为自己的社会发展服务的人。从这一点来说,有很多想法和办法,而且都在不断追求创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上差别很大。媒体普遍认为,东方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比较系统,但是比较死板,缺乏创造性。(14:43)•[赵勇]:而西方人很有创造性,但是基础知识不够,这也是在东西方教育改革希望能走到太平洋的中间,东西方的最佳结合。(14:45)•[网友

7、偶尔说说]:国内对于美国教育的宣传,您认为是全面客观的吗?(14:45)•[赵勇]:我一直在关心国内对美国教育的宣传,在很多时候描述是不全面或者是不客观的,最大问题我们称之为走马观花的描述,也有一些自以为是的阐述和解释。我在网上看到一位教授写的文章,上海学生的数学和英语都比美国人好,我觉得数学比美国人好可能是现实,但是英语比美国人好不太一定。美国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职能不一样,制定的政策相应也是不一致的,在这方面需要更客观、更进一步了解,要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14:46)•[网友以就换新]:中国人很

8、重视文凭,在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是不是能够证实美国人也同样重视文凭?(14:47)•[赵勇]:美国是非常重视文凭的社会,因为文凭算是一种学习经历,一种知识的基本保证。就像看医生一样,必须要有一个医生执照。有一定的文凭能找到一定的工作,比如做教授必须博士毕业。学历不高的就成为一种技术人才,他们就成为蓝领工人,要找到一定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相应学位。(14:49)•[主持人]:关于非文凭而成为人才的一种典型,上网的人,IT界的人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