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

ID:18482833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8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单江平总体教学设计:《启蒙运动的兴起》属于思想文化史的内容,教学在正确回顾《文艺复兴》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导入本课。着重分析:第一,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即启蒙运动的有关内容;第二,启蒙运动的原因问题——为什么;第三,启蒙运动的影响问题——怎么样。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认识到杰出启蒙思想家追求科学与理性、敢于批判旧制度的革命精神;认识到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潮提升到理论和制度设计层面,并提出了法制和民主政治等构想,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

2、动作用。教学设计拟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采用问题、图示(表)导学式模式,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一、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内容及运动产生的影响。2、使学生了解主要思想家的具有代表性的主张。(二)能力目标1、学习启蒙运动的背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2、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辨证法中发展的观点分析启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从启蒙运动的

3、性质、内容、影响等方面分析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的积淀,也是资产阶级奋斗的成果。这些思想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民主法制观念;认识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借鉴。2、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的、敢于质疑的、勇于创新和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四)过程与方法5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

4、堂教学。充分利用教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导学式地解决问题(图示、图片、图表方法)——拓展问题。二、教材分析1、本节知识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教学重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2、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在于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三、组织课堂教学(一)导入1、回忆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等导入新课,14~16世纪

5、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为反封建统治,反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在文化领域兴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到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封建制度却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资产阶级提出了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2、问题导入:①殖民活动对欧洲的意义是什么?②这时,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是什么?③虽然欧洲一些国家进行了改革,但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方面是有限的,而封建制度越来越阻碍资本主义

6、发展,为此,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开始把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④那么,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势力的斗争首先发生于什么方面?(二)教学过程——导学式地解决问题1、解决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方法:通过问题、图示、图表指导学生看书,然后师生互动)★从思想传承来看:(在学生看书及回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方法分析)阶段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名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核心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斗争对象以人性反对神学反封建的君主专制特点以人为中心强调理性5背景资产阶级在形成中资产阶级成熟发展时期★从启蒙运动的主要要素看:(指导学生看书回答)核

7、心理性主要思想反封建,提倡理性、科学、自由、平等。目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的世俗权威,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发展历程、思想家及其主张看:(联系必修一,指导学生看书及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问题一:各位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阶段国家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兴起英国霍布斯建立社会契约国家,君权是人民授予的洛克提出分权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高潮法国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及权立的分权与制衡卢梭“社会契约论”

8、和“人民主权”说百科全书派(狄德罗)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扩展德意志康德人权、自由、平等问题二:他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继承与发展?(1)霍布斯→卢梭:卢梭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强调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2)洛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