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

ID:18489952

大小:4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8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_第1页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_第2页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_第3页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_第4页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概述李峰1张国印2(1、石家庄开发区德赛化工有限公司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摘要:按照来源、特性、生产应用历程,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几方面对聚天冬氨酸这一新型肥料增效剂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施用聚天冬氨酸对农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当前聚天冬氨酸农业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聚天冬氨酸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关键词: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农业应用效果1、聚天冬氨酸简介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acid)是一种氨基酸的聚合物,天然存在于软体动物和蜗牛类的壳内,独

2、特的化学结构使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是一类多功能的环境友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自1850年,聚天冬氨酸首次人工合成以来⑴,逐渐受到世界上各大化学公司的关注,其中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化学公司对聚天冬氨酸的研究最为活跃,美国的Donlar公司和德国的Bayer公司等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⑶。1996年,美国Donlar公司还因在聚天冬氨酸合成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美国环保协会授予首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在国内,聚天冬氨酸也是近几年化工行业的热点之一,闵恩泽等院士曾多次呼吁加强对聚天冬氨酸的开发研究⑵,从1996年开始国内

3、多家科研单位陆续开展了实验室研究。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天津大学一碳化工国家重点试验室小试技术的成熟以及各项基础技术的积累,国内对聚天冬氨酸的研究逐渐活跃。2000年5月,德赛化工与天津大学一碳化工国家重点试验室达成合作意向,经过刻苦攻关,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聚天冬氨酸的工业化生产,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04年,聚天冬氨酸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5年,德赛化工作为第一起草人参与制定了聚天冬氨酸行业标准HG/T3822-2006。现在,聚天冬氨酸已经在工业水处理剂、肥料增效剂、油田二次采油的注水助剂等领域开始广泛

4、应用。此外,聚天冬氨酸在洗涤剂、高吸水树脂、光化学品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聚天冬氨酸在农业上的应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粮食增产的基础。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施用化肥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从1980年起,中国化肥施用量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总量的7%,但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1/3。以氮肥为例:目前,中国每年施用纯氮约2100万吨,氮肥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等途径,平均损失45%⑷,每年损失的氮素高达

5、945万吨,相当于2050多万吨尿素。化肥的大量损失已经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北方某些农业高度集约化的地区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时有报道,有些地区竟达到100%的严重超标程度。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氮、磷肥过度施用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湖泊严重污染。此外,蔬菜中硝酸盐超标、大气中氧化亚氮排放量增加、沿海城市赤潮现象的发生等环境问题也与肥料的不合理施用有关。因此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聚天冬氨酸作为新型肥料增效剂,可以强化作物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全面吸收,从而提高肥

6、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此外,聚天冬氨酸无毒无害,可完全生物降解,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化学品。跟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效果显示,聚天冬氨酸作为肥料增效剂效果确实,适用于多种作物和土壤,其主要功效表现在:2.1提高肥料利用率。中国农科院洛阳国家旱农实验基地雷全奎等在花生上的试验表明⑸:施用聚天冬氨酸后,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在各个时期保持较高的有效性,氮肥利用率可提高60.3%,磷肥的利用率提高5.3%,钾肥的利用率提高16.7%。每亩可节省化肥20%左右,且不易发生缺素症状。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李建刚等⑹研究了聚天冬氨酸在前茬使用后,对下茬作

7、物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影响的后效应达显著水平,一年施用一次聚天冬氨酸对两熟制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影响,是一种长效肥料增效剂。与其他提高化肥利用率方法的比较方法分类利用率提高百分比%NP2O5K2O微量聚天冬氨酸60.35.316.720-30脲酶抑制类⑺6.79000包膜肥料⑻5.03-9.1411.22-17.528.35-11.2601、目前其他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对微量元素均无效。2、包膜肥料比普通肥料成本提高20-700%⑼。2.2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国内外试验证明:不同的作物对聚天冬氨酸和化肥混合使用反映出相

8、同的结果,即产量增加约9~3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0年底在河北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进行的玉米盆栽试验显示,玉米株高、叶龄、鲜重和干重增加幅度分别达到7.3%、8.5%、21.23%、19.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