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

ID:18492576

大小:565.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18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_第1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_第2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_第3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_第4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用户需求书(第四章)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专用要求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A112001792二0一四年八月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编写:辜斌复核:范巧莲系统负责人:辜斌所总工程师:陈敏项目负责人:徐平技术部审核:徐平院主管总工程师:徐平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A112001792二0一四年八月目录一、技术条件1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2、环境条件

2、13、采用标准1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2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126、控制信号盘结构要求157、接口168、控制、监视、测量范围及系统容量估算199、软件要求2110、基本性能指标要求2211、系统绝缘、抗干扰性能要求2312、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2313、铭牌及标识2414、附图24二、供货范围271、设备数量272、随机附件数量273、专用工具或测试仪表28三、设计联络29ii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工程用户需求书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一、技术条件1、工

3、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1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工程为四号线一部分,位于其南端。线路起始于金洲,终止于南沙客运港,大致沿双山大道、金隆路、环市大道、海港大道和科技大道布设。线路长约12.6km,其中高架长度约0.295km,过渡段约0.178km,地下段12.127km;共设置6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约2.1km,最大站间距2.921km,为资讯园站至南沙客运港站区间;最小站间距约为1.38km,为金隆站至广隆站区间;换乘站1座,为南沙客运港站,与规划十五号线

4、换乘。设置停车场一处,位于金隆站附近。设置南沙主变电站一座,位于南沙停车场内。四号线南延线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车辆初、近、远期均为4节编组,最高运行速度90km/h。供电系统采用110/33kV两级电压制的集中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采用直流1500V供电。正线采用接触轨,停车场采用架空柔性接触网。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工程采用综合监控系统,合用既有的四号线控制中心,正线各变电所、停车场均设置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套,在各车站、停车场纳入综合监控系统。1.2适用范围本用户需求书适用于广州市轨

5、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正线各变电所、停车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站级管理层设备和所内通信网络设备。投标人作为系统的集成方,负责整个变电所内的自动化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完成所内所有设备间的联动、闭锁等功能。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C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25°C);有凝露发生。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7度振动:f<10Hz时,振幅为0.3mm;10Hz

6、造、试验和验收除了满足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如下标准规范:《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13730-2002)《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26/29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工程用户需求书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1-19

7、9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4部分:性能要求》(GB/T17463-1998)《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B/T16435.1-1996)《电磁兼容》(GB/T17626)《铁路供电调度系统设计规范》(TB10117-2008)《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20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5101-200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3-2005)《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E

8、C60870-5-103)《远动网络传输规约》(IEC60870-5-104)《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0-1997)投标人若采用其它被承认的但没有列在上面的相关国内、国际标准应明确提出,并提供相应的标准,经招标人批准后方可采用。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置的模式,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由站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组成,包括控制信号盘、分散式或集中组屏式测控/保护单元等智能电子装置(其他投标人提供)、所内通信网络和维护设备等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