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

ID:18498129

大小:11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8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_第1页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_第2页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_第3页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_第4页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地理知识总结广州市第89中学曾为民第一节中国的地形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三级阶梯向东延伸至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春晓油气田座落在中国的大陆架上,从一般的国际惯例来说,两国的海上分界,应为双方大陆架的交汇处,即双方海洋间最深处.从国际法来说,一国的领海为距海岸12海里。另外距海岸200海里为经济专属区。春晓油气田也在中国的经济专属区内。⒉地势影响(意义):――水汽输入、东西水运沟通、水能丰富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

2、龚嘴、二滩等;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①有利:地形多样,利于多种经营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带来困难;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利用方式不同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发展耕作业;山区: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⒋主要山脉:⑴东北--西南走向大-太-巫-雪

3、;长-武;台。⑵东西走向,天阴昆秦南。  ⑶西北-东南走向,阿,祁、巴  ⑷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中与尼。⑸南北走向,贺、横。⑹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山脉是地形区的界线:四高四盆三平的界山山脉是行政区的界线:⒌主要地形:(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高,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1000米左右,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黄土高原1000-2000米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云贵高原1000-2000米石灰岩广布,流水溶

4、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有我最大沙漠—塔和我最大内流河准噶尔盆地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3000米)盆地,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米

5、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著名水乡(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山东半岛上泰山东南丘陵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1)跨纬度大(2)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白昼长短,(2)距冬季风源地,山岭阴挡,(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1)太阳直射点,北方白昼长。(2)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

6、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气候区。热带琼台南、粤南、滇南一年三熟热带作物亚热带秦淮以南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南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表、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中温带吉黑、辽、内蒙古北疆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

7、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藏和川西一年一熟。青稞等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夏季风的暖湿气流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南岭;六月,长江流域(梅雨);七、八月份华北、东北。(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

8、线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800mm秦淮以南东北的东部湿润,森林半湿400-800mm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较湿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