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财考研材料整理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

ID:18498832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8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_第1页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_第2页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_第3页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_第4页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央财考研材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研经验网上有很多,论坛有,贴吧有,人人有,有很多考上央财的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我只放了一篇,如果需要的话我再找。本人今年二战报的央财CEMA的产经,在论坛潜水有一年有余,虽平时发言不多。但深感这里实在是一个和谐有爱的地方,尤其是本区的龙马斑竹也非常认真敬业,在下也曾在其他论坛有过斑竹的经验,对此感触颇深,所以临别之时,也不好意思一直做伸手党,特将自己考研两年来心得一一写出,聊给后人作为参考。  先提下初试吧,其实我觉得个人来说没什么经验可说的,前人把该说的都说了,考研区关于如何复习公共课多的经验帖子遍地都是。即使

2、是812专业课,本区也有不少经验帖子,各位有志于考央财三院的同学,看那些就足够了。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再加上足够的决心和毅力,我相信初试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我着重谈一下复试。本人复试86,感觉还算可以。尤其是CEMA的复试笔试可以说是央财甚至全国高校中最为变态的。这方面本区还没有足够的资料CEMA的复试书有四本,范里安的中微,罗默的高宏,勒罗伊和沃纳的金融经济学,还有威廉格林的计量。可以说除了老范的那本,其余的书都是研究生的教材。甚至难度在不少学校的研究生教材之上。就拿后三本之中个人觉得相对最容易的高宏来说。

3、在下有位保送到上财经院的同学依然觉得学起来难度不小,而我们复习时间即使从初试一考完算起,也就三月左右。所以真要全部掌握这四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至少对于跨专业的来说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是约翰.纳什,那另当别论。出题老师自然也清楚一点,所以每年出题基本都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打转,且难度相对于教材都非常容易。毕竟复试选拔是一比一点二。搞得大家都不及格学院也不好办。说了不少废话了,接下来转到正题。  复试笔试四道题。四本书一本一道。  微观:先说说微观吧,一般来说这本书是大家都最熟悉的一本了,相信过了初试都没问题。依过去

4、几年的经验,考的内容基本都是厂商理论(不包括寡头均衡)相关,尤其是供给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要素需求函数的推导是必考,如果嫌范的那本复习起来太罗嗦的话,可以看平新乔的十八讲关于厂商理论的那几章,基本应付微观这道题就绰绰有余了。  高宏:高宏就考的是前三章基本,这个慢慢啃吧,不过太过复杂的公式应该不需要记忆,但一定要把基本概念弄清。一开始会觉得习题很难,这个是正常的,不要气馁,对着金圣才的习题解答慢慢看总会弄明白的。考试的那道题难度一般来说只会小于等于教材的课后习题。5.1-9,,services,andmake

5、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金融经济学:这本书其实论难度应该不会超过高宏,但是由于目前只有英文版可用,所以对于英语不好的来说可能一开始看的比较绝望

6、,毕竟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我当时就不停的问自己到底是我英语的问题还是我理解的问题。所以最好找一本中文的金融经济学教材作为基础。个人看的是王江教授的那本,这本书相对于指定教材讲的比较浅而且还是中文著作,再加上附有课后习题。所以对于0基础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当时我从图书馆找到这本书可以说如获至宝。尤其是里面还讲了期权二叉树模型(这是这次考试的重点),CPAM模型,书上讲的难度基本和考试难度相当,而老外指定那本可能有些过难了。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有些内容不全,比如前几章的卖空约束部分就

7、完全没涉及。所以有人也用其他的教材。但我觉得只要把核心原理掌握了,一些变化稍微看一下就懂了。所以个人觉得就看王江那本再加上指定那本的前三章就差不多了吧。  计量:最后再说说计量吧,可以说这中间最难啃的一本就是这个了。不谦虚的说前面几本只要我时间再抓紧一点,想全部弄懂也不是做不到。但是威廉格林的这本计量我是对它彻底投降。这本书是中级计量的水平。要真想看明白最好要掌握古拉扎蒂或者伍德盖特的初级计量再说,而对于大多数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连数理统计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都还没看。再加上复杂的矩阵推导,可以说要么你是本科经济学

8、,统计学或者是数学系的,要么你是天才,那么在考前真正看懂这本书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个人看法就是只重点准备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以及经典假设下的其他部分,然后守株待兔。碰到就做,没碰到就放过。的确是有一年考了方差的自相关,需要加权二乘法的矩阵推导,但是那一年好像真正做出来也没几个。这里毕竟只是CEMA,没有那么多的变态大牛。如果真正出了这本书后面的内容,那么应该只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