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

ID:18502616

大小:2.5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9-18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_第1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_第2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_第3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_第4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精编一J主题:“问道幸福”——古今中外的“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1.中国古代:(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调整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

2、”的思想,认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③荀子:主张施行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张“制天命而用之”。道家: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②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现象。墨家: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制约,“法不阿贵”。▲西汉:董仲舒发扬仁政,提出限田、薄敛、省役。▲宋明理学:二程“仁与万物俱生”;王阳明“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明末清初三大思

3、想家: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耕者有其田”。【思维拓展】比较明朝之前的思想家及统治者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民本思想的根本区别。(前者根本目的在于治民,维护专制统治。后者是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但也未从根本上突破儒学的思想体系。)(2)民生实践:①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相地而衰征”,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②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③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

4、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确保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2.中国近代:①洪秀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人间天国(“小农社会”),但没有实施。②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924年又提出“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但未及实施。③20世纪30年代,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保障了红色政权的存在;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提高了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3.世界近现代:(1)资本主义国家:①法国:A

5、.1793年雅各宾派彻底改造法国:分期付款将土地卖给农民;全面限价法令。B.拿破仑《民法典》保障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并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③日本:明治维新中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教育、文明开化。④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并通过赎买获得份地。⑤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社会福利制度,出现“福利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苏俄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的经济措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实施的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以及斯大

6、林模式形成;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农业方面成绩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4.中国现代: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1)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着手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2)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采取的举措是: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20年里,中国共产

7、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生产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农村经济的振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