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

ID:18509907

大小:12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9-18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_第1页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_第2页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_第3页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_第4页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08中法网]基础串讲阮齐林刑法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刑法概说    一、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的解释1.解释的概念(1)文理解释:根据刑法用语文义及通常使用方式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他人包括男人女人;强奸“妇女”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2)论理解释:参酌立法背景、沿革、目的、社会需要等因素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论理解释按照解释的主要依据差异包括好多种:目的解释2.缩小解释、扩大解释、类推解释。相对于文理解释在内容上有所扩张或缩小,合理的允许。3.(1)严格解释法律,禁止类推解释;但其他解释方法未必当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⑵解释的位序,文理解释首选;⑶不排斥有利被告的事后法、类推解释。§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2、§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①客观罪行+②主观责任”。①刑罚的公平性与②刑罚个别化相统一;主客观相统一。    二、宏观:空间效力的体系(位序)和犯罪地认定: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其他原则为补充第6条-11条:域内·域外两分,域内优先。细节1.属地原则适用例外:法有特别规定的4种情形;⑴不适用中国法;⑵不适用内地法;⑶不适用刑法典(相对附属刑法和特别刑法)⑷不适用刑法典个别条款,民族自治地方。2、犯罪地认定:1.行为·结果;2.未遂;3.跨国:共犯、预备之一部。3、属人原则:原则与灵活4、外国人在外国的犯罪,保护原则适用3条件。三年以上、双方可罚5、

3、普遍管辖,或引渡或起诉6、管辖权冲突与保留,第10条※时间效力:第12条,从旧兼从轻    三、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1.(与被解释刑法条款)同步说: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效力及于(被解释条款)施行期间(之行为),因此可适用于解释发布前发生的行为;2.先后两个司法解释之间:从旧兼从轻;3.未决案修正案属于立法,立法解释属于解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二章犯罪概说    一、第13条但书及罪与非罪的界限:犯罪的“量”(危害程度)的观念;“情节严重”的两种意义:(1)定罪意义,构成要件;(2)量刑意义,加重构成(升格法定刑)    二、犯罪分类:亲告罪非亲告罪,5个亲告罪,⑴侮辱,⑵诽谤、⑶

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⑷虐待,⑸侵占。亲告罪的限制:⑴危害公共利益,⑵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第一章犯罪构成=犯罪结构分析  自然观察要素:人·意思·行为·结果――评价要素:客观有危害(违法)·主观有责任(罪过)要件要素的顺序:(主体)自然进路→→→人·意思·行为·结果←←←←司法(评价)进路    一、犯罪的共同要件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确定方法§共同的犯罪构成要件:“四要件”说。司法进路:客体→客观→主体→主观“四要件”模式(体系)。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确定方法→→分则规定的各罪要件原则:⑴法定原则;对空白罪状应根据相关法律确定具体构成要件;⑵法律特征与实质特征的统一;⑶主客观要件统一。

5、方法:方法:⑴以总则规范为指导、补充,如过失犯都是结果犯,过失犯法有规定才处罚;故意不以结果为要件;⑵分则条文之间关系,如法条竞合,重叠、交叉、避免漏洞;⑶条文之间的协调,对“暴力”、“其他方法”的理解应与前面列举的方法保持一致;⑷空白罪状中指明的参见法规,如第342条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成立该罪以违反土地管理法为前提;⑸探求条文的保护法益解释构成要件,如虐待被监管人罪被规定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伪证罪被规定于妨害司法秩序罪,应据此确定客体、具体构成要件。§构成要素:⒈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主体不完全属于主观要件。既有主观内容也有客观内容,如身份、年龄←→归责⒉记述性要素

6、和规范要素⒊积极的要素与消极的要素。因被勒索给与财务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⒋共同的要素与非共同的要素。行为、故意⒌成文的要素与非成文的要素。如目的犯。§客观限制处罚条件§运用:(1)分析法条,例399条。(2)分析案例。    第一节?犯罪主体-人-自然人·单位  一、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八种“行为”,且据此确定罪名:绑架杀害人质的(定故意杀人罪)、拐卖故意杀害被拐卖人死亡的,(2)准确掌握,如贩卖毒品;(3)责任年龄计算(4)跨年段

7、责任。  二、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释:⒈抢劫认定。不满16岁不适用第239条转化抢劫;在学校周边以大欺小、强拿硬要少量财物,不定抢劫,情节恶劣定寻衅滋事⒉未成年人刑罚适用,一般不适用⑴无期徒刑、⑵(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⑶应当缓行的情形。★判断无责任能力的标准:双重标准说:①医学:精神病;②心理学: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辨认或控制能力二者完全丧失其一即可判断限制责任能力人标准:①精神病;②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刑事责任能力;辨认和控制能力;★刑法对特定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