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ID:18511401

大小:266.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9-18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以1917年“文学革命运动”为开端至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习惯上称“现代文学三十年”。它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艺思潮和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床铺、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本课程是在专科阶段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因此,专科阶段所学的现代文学的一些基本常识虽然在面授时不再系统地讲授,但必须掌握扎实。结合函授学习的实际,本课程辅导要点对教材做了部分调整删节。小说篇第一章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历程的回顾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现代小说的“现代性”特质;正

2、确理解三个发展阶段小说的区别与联系;理清现代小说发展线索。学习本章主要是理解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1、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与传统旧文学的深深“断裂”和与外国文学的猛烈“碰撞”中诞生的。因此,中国现代小说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出它在文学或文体等方面的价值,更现实出一种文化的意义。就是说,中国现代小说的首要价值定位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品格中。2、时代历史所赋予中国现代小说的特殊使命,使之出现了一批世纪性的大家与名作,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3、中国现代小说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其自身的价值,它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第二章鲁迅的小说学

3、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鲁迅的思想文化观念;明确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正确评价其代表作的经典意义。一鲁迅的创作道路鲁迅的创作道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1881—1918)本时期是鲁迅思想形成期。鲁迅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启蒙时期从师于寿镜吾先生,既受到正规的传统教育的熏染,又受其开放思想的影响。1898年到南京求学,开始接触西学,特别是受“进化论”和尼采的个性主义思想影响,形成了鲁迅特有的进化论思想——“青年必胜过老年,将来必胜过现在”。1904年,鲁迅东渡日本求学,开始关注“国民性”59问题,《文化偏至论》、

4、《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就是起思考的结晶。其“立人”思想也是在此期间形成的。1909年鲁迅回国后,经历了对辛亥革命的“从希望到失望”,于1912年到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常常感到孤独、苦闷和绝望。为了派遣苦闷,他便在工余时间抄写古书,辑录金石和碑帖等——他在沉默中等待爆发。(二)前期(1918—1926)本时期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从“呐喊”到“彷徨”的阶段。1918年初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标志着他从苦闷中走出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同年5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揭开了中国小说历史的的新的一页。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

5、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等,迎来了他创作的“呐喊”期。1923年他出版了《呐喊》。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白话小说集。“五四”落潮后,由于社会黑暗以及“兄弟失和”等原因又进入了一段“彷徨”期。在苦闷中,他创作了小说《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1926年8月,鲁迅受北洋政府通缉的威胁,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从1918年到1927年这十年间,是鲁迅的艺术才华得到最全面、最充分发挥的时期。在本时期内,他创作了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一批杰出的短篇小说;创作了大量杂文,开了现代杂文繁荣发展的先河,将杂文发展成一门独立

6、的文学样式;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在此时创作完成。此外,他还先后支持和组织了雨丝社、未名社,出版《雨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过《国民新报·文艺副刊》,编辑了《未名丛刊》和《乌合丛书》等,培养和扶持了大量文学青年,从而奠定了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一代宗师的地位。(一)后期(1927—1936)1927年1月,鲁迅应邀抵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兼教务主任。在这里,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一些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他的思想也酝酿着一次巨大的飞跃。从鲁迅1927年4月10日的一次题为《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的演讲中,

7、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开始运用阶级论的观点分析中国社会和革命形势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也发生了“四一五”大屠杀,鲁迅向学校当局要求营救被捕学生,毫无结果,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事实面前,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在长期严格的自我解剖中,鲁迅的世界观终于有了根本的转变;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由个性主义到集体主义,他前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以及他所用的进化论和个性主义的思想武器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1927年8月,鲁迅和许广平一起离开广州,10月定居上海,不久后即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和革命文艺运动中去。在与

8、创造社、太阳社进行的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中,他加深了对现实革命斗争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之后,他参与了党领导的“中国济难会”,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