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

ID:18529280

大小:1.5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9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_第1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_第2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_第3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_第4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观察学生姓名:陈青山考籍号:910909203148年级专业:2009级畜牧兽医指导老师:李德亮教授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0年3月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2、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4关键词:41前言42材料与方法62.1试脸材料62.1.1试验动物:62.1.2实验试剂和仪器:62.2实验方法62.2.1动物分组:62.2.2临床观察:62.2.3病理组织学观察:63结果与分析73.1临床症状与大体病理变化73.2病理组织学变化74讨论105结论11参考文献:11致谢12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观察作者:陈青山指导老师:李德亮(

3、湖南省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摘要:本研究采用硫酸铜灌胃的方式对小鼠铜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试验根据灌胃的剂量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mg/kg)、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200mg/kg),每组6只,试验周期为2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死亡率高于中剂量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器官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表现为肝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肝细胞呈现蜂窝状外观,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充满红染的细微颗粒;低剂

4、量组中肾小管出现颗粒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使管腔变小或狭窄,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剂量组肾小管出现明显颗粒变性,管腔中有许多红染蛋白质物质,出现管型。部分肾小管壁细胞结构被破坏。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坏死、崩解、脱落于管腔中。结果表明,铜中毒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发病甚至死亡。关键词:铜中毒;病理变化;小白鼠;1前言铜元素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所有低等动物和脊椎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自1925年被首次报道后,铜作为动植物营养必需微量元素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

5、不断被研究[1]。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铜,可明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铜的这种特殊生物学作用,在现代畜牧业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饲料中铜的过量添加而导致的动物中毒现象常有时有发生[4]。许多铜盐如硫酸铜、次醋酸铜、碳酸铜、氯化铜、氧化亚铜、硝酸铜、石油酸铜、三氯酚铜等作为沙虫剂、浸种剂、杀真菌剂、驱虫剂、灭螺剂或木材防腐剂[2]被广泛的使用也常常给家畜养殖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动物误食铜盐后就会发生铜中毒。此外,一些植物含有吡咯类生物碱的有毒植物(如三叶草、千里

6、光、和天荞莱属植物)能够增强铜与肝脏的亲和力、使铜在肝脏蓄积而不能正常排出;另一些含有肝毒性生物碱的植物会造成动物肝细胞的损伤,从而使铜在肝脏的代谢出现异常,也能使动物体内蓄铜过多而中毒[3]。虽然动物每日摄入铜的含量没有达到中毒剂量,但是动物日粮中钼的含量非常低或日粮中铜/钼的比值过高(大于10),也能造成铜在动物肝脏内蓄积,蓄积过量时动物出现铜中毒症,有报道羔羊在补饲向日葵(钼/铝比值大于10)后,出现慢性铜中毒症状[18]。铜中毒的发生,往往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掌握动物

7、铜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及其对机体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从而探讨发病机理将会对铜中毒的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17]。已有的研究表明,各种动物对铜的毒性作用和铜的敏感性存在有较大的差异[10]。绵羊敏感性最高,反刍动物次之,高于其它动物[6];中毒剂量的报道也不经相同:羔羊25-50mg/kg,绵羊20-110mg/kg[15],奶牛200-880mg/kg[7],奶牛200mg/kg[8],蛋鸡500mg/kg,猪为250-400mg/kg[17];兔200mg/kg[16];马800m

8、g/kg,大鼠1000mg/kg,肉鸡300mg/kg[11],鸭300mg/kg[9],鹅100mg/kg[2]。动物铜中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毒剂量,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发病机理等方面,在蓄积至一定阶段后,会突然出现严重的溶血,肝肾损伤,并最终死亡[14]。动物发生铜中毒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酶活性升高[16]。动物的铜中毒习惯上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铜中毒主要以明显的胃肠炎为临床症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