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小儿麻醉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

ID:18531270

大小:103.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9-19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_第1页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_第2页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_第3页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_第4页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小儿麻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麻醉小儿:出生~12岁新生儿:1个月以内婴儿:1个月~l岁幼儿:2~3岁儿童:4~12岁新生儿、幼儿时期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迅速变化,与成人差别大,至学龄儿童差别减小熟悉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应用相应的麻醉方法和适合小儿的设备,使小儿在麻醉期间能处于生理内环境恒定的状态解剖生理特点呼吸系统(Pulmonarysystem)婴儿头大、颈短、舌大,上呼吸道较狭窄,分泌物较多,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喉头位置高,C3-4(成人C5-6)喉头最狭窄部位:婴儿—环状软骨;6岁后—声门呼吸节律不规则,各种形式的呼吸均可出现。胸廓不稳定,膈肌位置高,呼吸肌力量薄弱,容易呼吸抑制循环系统(

2、Cardiovascularsystem)新生儿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未闭合,心室作功明显增加心肌收缩性肌群发育差,心室顺应性较低,每搏量较小新生儿和婴儿有心力衰竭倾向心脏对容量负荷敏感,对后负荷增高的耐受性差,心排血量呈心率依赖性测量血压袖带要合适:上臂长度的2/3。袖带宽,血压读数低;袖带窄,读数高6个月以下婴儿,如脉搏慢于100次/min,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射或深麻醉,应减浅麻醉,纠正缺氧,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暂停手术循环系统(Cardiovascularsystem)表1.小儿心血管资料收缩压脉搏心脏指数血红蛋白氧耗量血容量mmHgBpmL/min.m2

3、g/dLml/kg.minml/kg早产儿50150100新生儿651302.5176856月901202.0115801岁951202.0125805岁95903.712.567512岁120804.313370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新生儿已有传导痛觉的神经末梢,外周神经与脊髓背角有交通支,中枢神经系髓鞘已发育完全已确认: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对伤害性刺激有应激反应,故新生儿应和成人一样,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肝肾和胃肠系统(Liver,kidneysandgastrointestinalsystem)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全,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足

4、。随年龄的增长代谢药物的能力迅速增加。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差,致新生儿黄疽;降解反应减少,清除半衰期延长肾功能发育不全,2岁时达成人水平。吸收钠的能力低。对葡萄糖、氨基酸、钾等的吸收也少。对液体过量或脱水耐受性低胃液pH呈碱性。吞咽与呼吸的协调能力4~5个月才发育完全,故新生儿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高体液平衡和代谢(Balanceofbodyfluidandmetabolism)细胞外液占体重比例大:成人20%,小儿30%,新生儿35%~40%。易脱水。婴儿脱水5天,细胞外液即空虚(成人10天)氧耗量高,麻醉期间应常规吸氧。小儿对禁食及液体限制耐受性差,故术前禁食时间应

5、适当缩短,术中适当输注葡萄糖小儿基础代谢高,细胞外液比例大,效应器官的反应迟钝,常需较大剂量的药物,易出现用药过量及毒性反应。麻醉时应控制药量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新生儿体温易下降:调节机制不全,易散热。体温低全麻易深,呼吸循环抑制;麻醉苏醒延迟,肺部并发症,硬肿症,故应保温6个月以上小儿体温有升高倾向,诱因有术前发热、脱水、环境温度升高,应用胆碱能抑制药、手术单覆盖过多以及呼吸道阻塞等。体温高,氧耗量高,易缺氧,体温过高可惊厥术前发热,输液,抗生素。急诊先麻醉再降温药理特点(Characterofpharmacology)新生儿应用水溶性药物

6、分布容积大,需较大剂量以达到需要的血药浓度。新生儿及婴儿脂肪及肌肉相对较少,应用依赖再分布而终止其作用的药物(如硫喷妥钠、芬太尼),作用时间延长。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药物的排泄MAC随年龄改变,麻醉药需要量: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年长儿和成人<婴儿。小儿对吸入麻醉药的吸收快,麻醉诱导迅速,易过量术前准备与用药(Preoperativepreparationandpremedication)麻醉前访视:了解病史,麻醉手术史,家族史。与预计体重[年龄(岁)X2+8kg]比较,了解病儿发育营养。查体:牙齿,扁桃体,心肺功能及有无发热、贫血、脱水等。化验:有无低血糖、低血钙及

7、钾钠,凝血障碍。肛温>38ºC,Hb<8g/dL,上呼吸道炎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择期手术应延期。了解手术的范围和体位,出血量小儿不易合作,部位麻醉也应按全麻准备表2.小儿术前禁食时(h)固体食物、牛奶糖水、果汁6个月以下426~36个月63>36个月83麻醉前用药目的:镇静,抑制呼吸道分泌,阻断迷走神经反射、减少全麻药用量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痛药,目前常以咪达唑仑0.05mg/kg、阿托品0.02mg/kg及氯胺酮3~4mg/kg混合后肌注,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大儿童或急诊,可用咪达唑仑0.05mg/kg或氯胺酮0.5~1mg/kg静注注意:(1)新生儿不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