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ID:18557374

大小:4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8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_第1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_第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_第3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_第4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掌握的概念:1、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2、霍桑实验(P5)、科学管理学派(P4)。3、个性、人性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

2、定的有机组合。人性:即人的本性4、X理论P73-74、Y理论P75-76、超Y理论P76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Theory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Y)。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1、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C、员工只

3、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2、与这些消极的人性观点相对照,麦格雷戈还提出Y理论,它基于这机关报假设: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B、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超Y理论(SuperTheoryY),权变理论(Contingencyapproach)或应变理论的代表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W.L

4、orscn)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超Y理论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是X理论和Y理论,是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经营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  其基本观点是:  ★人们带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  ★由于人们的胜任感有不同的满足方法,所以对管理要求也

5、不同,有人适用X理论管理方式,有人适用Y理论管理方式;  ★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工培训、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水平等都要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定,才能提高绩效;  ★一个目标达成时,就会产生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新的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5、需要、动机、行为P84需要:是指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已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行为:是指人类有意识的活动需要、动机、行为的关系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是由需要支配的,但其三者之间并不一定一一对应。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只有在需求的对象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

6、转化为动机。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其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并不一一对应,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动机会指导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反作用动机。6、气质、气质类型P85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异于质(P86)7、归因(旧版P53)、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归因:是观察者形成的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

7、的影响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近給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8、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误区(旧版P46)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误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9、内容型激励(需要层次理论、阿德佛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