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

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

ID:18559297

大小:2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8

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_第1页
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_第2页
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_第3页
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抗规》与《砼高规》不一致条文汇总序号项目GB50011—2010JGJ3—2010执行建议1平面凹凸不规则凹进尺寸l与总尺寸Bmax之比,l/Bmax>0.3(表3.4.3-1)。6、7度l/Bmax>0.35;8、9度l/Bmax>0.3(表3.4.3)。按《砼高规》2侧向刚度不规则(各类结构)相邻层刚度比<0.7或与相邻上三层平均刚度比<0.8(表3.4.3-2)。1.框架结构同《抗规》;2.带剪力墙的结构:考虑相邻层的层高比后的刚度比,一般情况<0.9;相邻层高比>1.5时<1.1;底部嵌固层<1.5(3.5.2条)

2、。按《抗规》。(《砼高规》带剪力墙的结构,当层高比>1.5时不合理)3位移比上限不宜大于1.5(3.4.4—1.1)条)。A级高层不应大于1.5。(3.4.5条)按《砼高规》。当位移角小于限值的40%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大于1.6。4转换结构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放大系数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取1.25~2.0(3.4.4—2.1)条。特一、一、二级分别取1.9、1.6、1.3(《抗规》中无特一级)(10.2.4条)。按《砼高规》5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不小于1.15(3.4.4—2条)1.25

3、(3.5.8条)多层按《抗规》,高层按《砼高规》6不考虑P—Δ效应条件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初始弯矩的10%时,即≤0.1时(3.6.3条)。对框架结构;对带剪力墙结构(5.4.1条)。按《砼高规》7竖向地震作用验算范围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高层建筑(5.1.1—4条)。7度(0.15g)、8度和9度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高层建筑(4.3.2条);另外,跨度>8m的转换结构构件(4.3.2条文说明和10.2.4条);7度(0.15g)、8度时连体结构的连接体(10.5.2条)和6度及7度(0.10g)的

4、高位连接体宜考虑(10.5.3条);以及7度(0.15g)、8、9度时的悬挑结构也宜考虑(10.6.4—4条)。按《砼高规》8是否考虑偶然偏心未做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4.3.3条)。按《砼高规》4序号项目GB50011—2010JGJ3—2010执行建议9作小震下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的工程1、甲类建筑;2、下列高层建筑:8度Ⅰ、Ⅱ类场地和7度H>100m;8度Ⅲ、Ⅳ类场地H>80m;9度H>60m;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5.1.2—3条)。1、甲类建筑;2、高度较大(同《抗规》);3、竖向不规则的高层结构;4、复杂高层

5、结构(4.3.4—3)。上述规定6度可除外。按《砼高规》10最小剪重比表中“扭转效应明显”判定前三个振型中二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个量级的结构(5.2.5条文说明)。位移比>1.2的结构(4.3.12条文说明)。按《砼高规》1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层层数底部一层或二层(表6.1.1注3)。8度宜≤3层,7度宜≤5层,6度可适当提高(10.2.5条)。按《砼高规》12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结构设计要求1、剪力墙结构中仅存在个别或少量框架时:按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抗震等级按剪力墙结构确定;框架抗震等级参照框—剪结构确定

6、。2、MK/M0≤50%时:按框—剪结构设计。3、MK/M0>50%时: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抗震等级与框架相同;位移限值按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内插。其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框架结构模型和框—剪模型二者计算结果的较大值(6.1.3—1、6.2.13—4条及其条文说明)。式中:MK—底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M0—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1、MK/M0≤10%时:按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抗震等级、位移角限值等按剪力墙结构确定;框架抗震等级、适用高度按框—剪结构确定;并进行0.2V0调整。2、10%

7、≤50%时:按框—剪结构设计。3、50%80%时:按框—剪结构设计。框架抗震等级、适用高度按框架结构采用;剪力墙抗震等级、位移角限值按框—剪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抗震性能较差,不主张采用(8.1.3条及其条文说明)。按《砼高规》13裙房“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相关范围”指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20m的范围(6.1.3条文说明)。“相关范围”指主楼周边外延不少于3跨的

8、范围(3.9.6条文说明)。按《抗规》14±0.00为嵌固端时地下一层抗震等级同上部结构(6.1.3—3条)。地下一层“相关范围”内同上部结构。“相关范围”指主楼周边外延1~2跨的范围(3.9.5条文说明)。按《砼高规》15地下一层侧向刚度取值的“相关范围”地上结构(含裙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