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

ID:18572554

大小:14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_第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_第2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_第3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_第4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考点说明:1.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单元阅读内容“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少年皇帝”★基础过关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

2、皇(一)时代背景(1)政治:诸侯兼并争霸,礼坏乐崩;民众渴望统一。(2)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迅速发展。(3)文化:出现局面,各种思想流派比较活跃。(二)功绩1.统一六国(1)经过:采用战略,先后消灭等六国。(2)影响:结束春分裂割据局面;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政治上:中央建立建立制度,地方推行制度,其要害在于。(2)文化上:统一,以为统一的文字;(3)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与;(4)交通上:修筑以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其

3、中陆上交通由、等组成;(5)军事上:北击,南征百越,修筑长城。3.暴政:(1)表现:①焚书坑儒:目的在于维护专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一,但限制思想,摧残文化。②修筑长城:客观上有利于抵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但百姓徭役增加,阶级矛盾激化。③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增加了百姓负担,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2、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20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的出现1.主要表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景

4、象,史称“贞观之治”。2.出现的原因(1)隋朝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唐初统治者吸收隋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4)唐太宗雄才大略(二)唐太宗采取的措施:(1)政治方面:选官;用人;虚怀纳谏;完善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实行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制,轻徭薄赋,强调“”思想。(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制定《》体现仁义为本,为末的原则。(4)文化方面:主张治国,崇儒尊孔。完善制度,进士科人才济济

5、。(5)民族关系:采取“”的开明策略,对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措施:东突厥地区设置,西突厥地区设置,对西北地区各族首领的后嗣采取制度;与吐蕃族首领实行政策。(6)对中外交往:采取的开放政策。设置接待各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7)对外来宗教:采取宽容的政策,提出“”。由于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方针,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远色彩,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平定国内叛乱,维护国家统一1.平定三藩之乱(1)起因与过程: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起兵反清。康熙帝起

6、用汉将,历时年。(2)影响:加强了对南疆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南疆的稳定。2.接管台湾(1)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据守台湾坚持抗清。其后人割据台湾,不利于国家统一。(2)经过:1681年,以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克,降清。在台湾设,隶属福建省。(3)影响: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了东南海防。203.平定准噶尔叛乱(1)原因: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征服南疆回部,与勾结,提出脱离清朝。(2)经过:康熙帝下令叛,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战役的胜利,叛乱平息。(3)影响:加强了对蒙古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

7、一和边疆的安定。(二)推行文化宽容政策,缓和社会矛盾1.崇尚汉族儒家文化(1)表现:祭拜孔庙,亲书“”;恢复,延揽汉族文士。(2)影响: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接受汉族先进知识文化;利用儒学尊孔,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2、尊重喇嘛教(1)表现:在蒙藏地区特封、、、四大活佛,直辖于清廷。(2)影响: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有效管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三)反击沙俄侵略,捍卫国家主权1.原因: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等据点。2.性质:

8、战争。3、结果:俄国战败,被迫接受中国谈判建议;年,中俄双方签订《》。(1)性质: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性质的边界条约。(2)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和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4、影响:巩固了东北边疆,捍卫了国家主权;也是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拓展延伸1.总评秦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