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

ID:18575301

大小:2.74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9-19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1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2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3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4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一、病原微生物:1.病毒性抗原:衣壳蛋白包膜(糖蛋白)2.细菌性抗原:细胞壁:蛋白质、脂多糖等鞭毛:蛋白质菌毛:蛋白质夹膜:多糖3.其它: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二.细菌的外毒素与类毒素外毒素: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质。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过的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的外毒素。三.异种动物血清:异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人具有免疫原性。如:抗毒素血清(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白喉抗毒素血清等。四.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antigen,又称Forssman抗原)概念:不同种属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Forssman抗原:豚鼠脏器(生

2、理盐水悬液)家兔抗豚鼠抗体+豚鼠脏器抗原反应(+)绵羊RBC凝集反应(+,交叉反应)实际意义:1.与产生人血型抗体有关大肠杆菌O86B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A血型物质共同抗原共同抗原2.与疾病有关系:溶血性链球菌肾小球基底膜溶血性链球菌心肌大肠杆菌O14型肠粘膜共同抗原急性肾小球肾炎共同抗原风湿病共同抗原溃疡性结肠炎3.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MG株链球菌检血清中抗体(凝集反应)立克次体(引起斑疹伤寒)变形杆菌(OX19)血清中和抗体(Weil-Felix反应)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检测五.血型抗原:---人类血型抗原已报导23个系统。1.

3、ABO(H)血型系统:---A、B、AB、O四型ABO(H)血型血型抗原(RBC)抗体(血清)———————————————————A型A抗原抗B抗体B型B抗原抗A抗体AB型AB抗原无抗A、抗B抗体O型无A、B抗原抗A、抗B抗体———————————————————2.Rh血型系统:恒河猴(Macacusrhesus)RBC家兔抗恒河猴RBC抗体(免疫血清)+人RBC凝集反应(+)人RBC恒河猴RBCRHCE基因(+)RHD基因(+)RHCE基因(+)RHD基因(-)共同抗原,称Rh抗原。D抗原(+)Rh+D抗原(-)Rh-实际意义:---新生儿溶血症孕妇(R

4、h-)→胎儿(Rh+)↓    ↓抗Rh抗体+新生儿RBC(Rh+)↓溶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六.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ajorHistocompatibilitysystem)人类:HLA(humanLeukocyteantigen)七.肿瘤抗原:细胞恶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八.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一类通过与MHC-II类分子(APC)和TCR-V(T细胞)结合,刺激表达有特殊TCR-V的T细胞亚群活化的抗原分子。SAg的作用特点:(1)具有强激活T细胞(CD4+T细胞)作用---可刺激T细胞总数的5-20%;(2)不需APC处理---直接与

5、MHC-II类分子和TCR-V结合;(3)不受MHC限制---同MHC-II类分子结合,增加TCR与SAg的亲和力;(4)可激活T细胞,又可致T细胞产生免疫抑制。SAg的种类:(1)外源性超抗原:主要为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TSST1)A族链球菌M蛋白致热外毒素A-C等(2)内源性超抗原:主要为逆转录病毒产物。病毒DNA与宿主DNA整合,表达的病毒蛋白质产物。SAg的实际意义:其生物学意义尚不完全清楚。(1)SAg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毒性效应。(2)SAgT细胞亚群免疫抑制促进病毒感染、增殖。九.基因工程抗原:通过

6、基因重组、再表达制备的抗原物质。目的基因(编码抗原)+载体(质粒等)重组DNA细胞(真核或原核)表达纯化。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应答产物的专一性。决定其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抗原分子的抗原表位。特异性体现在两方面特异性是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抗原决定簇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1.共同抗原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共同抗原。分为类属抗原和异嗜性抗原两类。2.交叉反应由一种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能与含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抗原结合发生反应。抗原1抗原1抗原2抗原2抗体1↘↙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交叉反应示

7、抗原除与其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他抗体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引起交叉反应的原因:抗原异质性(Antigenheterogeneity)--抗原物质的非均一性。共同决定簇决定簇相似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type)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type)超敏反应,它是由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共同抗原、变性自身抗原、外来抗原抗体:IgG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