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ID:18575570

大小:1.21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9-19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_第1页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_第2页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_第3页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_第4页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射性污染的控制班级姓名目录一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二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三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1、来源环境中的放射性的来源分天然放射源和人工放射源天然放射源主要来自宇宙辐射、地球和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这种辐射通常称为天然本底辐射。对公众造成自然条件下原本不存在的辐射的辐射源称为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试验造成的全球性放射性污染,核能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导致放射性物质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释放而直接进入环境,核材料贮存、运输或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和核设施退役等则可能造成放射性物质间接地进入环境。2、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辐射对人体的危

2、害主要表现为受到射线过量照射而引起的急性放射病,以及因辐射导致的远期影响。1.急性放射病急性放射病是由大剂量的急性照射所引起的,多为意外核事故、核战争所造成。按射线的作用范围,短期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辐射损伤可分成全身性辐射损伤和局部性辐射损伤。2.远期影响辐射危害的远期影响主要是慢性放射病和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属于随机效应。二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1.放射性废物及处理途径放射性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审管部门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会再被利用的废弃物。放射性废物处理基本途径是将气

3、载和液体放射性废物作必要的浓缩及固化处理后,在与环境隔绝的条件下长期安全地存放。净化后的废物则可有控制地排放,使之在环境中进一步弥散和稀释,固体废物则经去污、装备后处置,污染物料有时可经去污后再循环利用。2、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国际原子能机构(1AEA)在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中提出了九条基本原则:(1)保护人类健康: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的照射在国家规定的允许限值之内。(2)保护环境:确保向环境的释放最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3)超越国界的保护:保护他国人员健康和环境影响。及时交换信息和保证越境转移条件。(4)保护后代:后

4、代的健康。(5)给后代的负担:不给后代造成不适当的负担。应尽量不依赖于长期对处置场的监测和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回取。(6)国家法律框架: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在适当的国家法律框架内进行,明确划分责任和规定独立的审管职能。(7)控制放射性废物产生:尽可能少。(8)放射性废物产生和管理间的相依性:必须适当考虑放射性废物产生和管理的各阶段间的相互依赖关系。(9)设施的安全:必须保证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使用寿期内的安全。据此原则我国制定了放射性废物管理的40字方针:减少产生、分类收集、净化浓缩、减容固化、严格包装、安全运输、就地暂存、集中处置、控

5、制排放、加强监测。3.环境放射性防护标准为了有效地进行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我国在学习和借鉴世界核先进国家的经验,并参照IAEA制定的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制定发布了一批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的条例、规定、导则和标准,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较高起点,并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法规体系。1960年2月,发布了我国第一个放射卫生法规《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依据此法同时发布了《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标准》、《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卫生防护细则》和《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须知》三

6、个执行细则。1964年1月,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1974年5月发布了《放射防护规定》(GBJ8-74)集管理法规和标准为一体;1984年9月5日发布了《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8年3月11日发布《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1989年10月施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2003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我国现已发布实施的辐射环境管理的专项、标准等计50多项。4.辐射防护一般措施外照射的防护距离防护:实际操作应尽量远离放射源时间防护:工作人员

7、须熟悉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从而减少所受辐射剂量。屏蔽防护:是射线防护的主要方法,依射线的穿透性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内照射的防护防止呼吸道吸收防止胃肠道吸收防止由伤口吸收三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1.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放射性固体废物种类繁多,可分为湿固体(蒸发残渣、沉淀泥浆、废树脂等)和干固体(污染劳保用品、工具、设备、废过滤器芯、活性炭等)两大类。为了减容和适于运输、贮存和最终处置,要对固体废物进行焚烧、压缩、固化或固定等处理。(1)固化技术固化是在放射性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易向环境扩散的固体的过程,固化产物是结构完

8、整的整块密实固体。通常,固化的途径是将放射性核素通过化学转变,引入到某种稳定固体物质的晶格中去;或者通过物理过程把放射性核素直接掺入到惰性基材中。①固化的一般要求固化的目标是使废物转变成适宜于最终处置的稳定的废物体,固化材料及固化工艺的选择应保证固化体的质量,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