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

ID:18575639

大小:8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9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_第1页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_第2页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_第3页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_第4页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章管仲的另个知己)诱导鲁庄公出兵管仲曾经断言:非纠必白,但是齐襄公一死,坐上齐国国君宝座的既不是公子纠,也不是公子小白,而是一个异姓的贵族公孙无知。由于形势急迫,危机四伏,他们连夜逃到了公子纠的娘家鲁庄公那里。流亡到鲁国之后,管仲开始重新策划反攻回齐国,打败叛军,让公子纠坐上国君宝座,但这一切都需要鲁国的帮助。可是,向鲁国借兵谈何容易,虽然鲁国是公子纠的娘家,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永远无法磨灭的,那就是鲁国现任国君鲁庄公的父亲是被公子纠的哥哥齐襄公杀害的,鲁国和齐国就等于是仇人,鲁国是不会轻易去帮助仇家的。鲁庄公本就怀恨齐襄公杀害他的父亲鲁桓公,只是自己没有能力去报仇,也不想

2、违背母亲文姜的意思,才大事化小,和齐国表面上正常邦交。这几天,鲁庄公听说自己的这个大仇人被叛军杀死了,心中无比喜悦,好像一口堵着的窝囊气一下子吐了出来,有股要扬眉吐气的快感。但是,当见到从齐国跑出来落魄的公子纠时,不免又有些酸楚。他们也算是表亲,公子纠一见到鲁庄公就痛哭不已,跪在地上久久不能起来,“这一哭一跪”打动了所有在场的官员——这是管仲教他要深刻表现,才能感动人心。管仲为了消除鲁庄公的心理障碍,从三个方面去诱导他出兵:一、他知道鲁庄公为人仁孝,好感情,就用公子纠的悲惨伤心来博得他的同情;二、用丰厚的金钱报酬,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兵打仗的消耗很大,如果没有丰厚的收益,在当时

3、来说,很少有诸侯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三、用奉承的话语,天底下哪个国君不爱慕虚荣,暗示鲁庄公出兵平齐国之乱将如何如何的风光,鲁庄公自然心为所动。于是,鲁庄公在这三者利益所趋之下,召见了群臣,商议起兵帮助公子纠平定齐国叛乱。通常说来,在鲁国大的军事行动,通过的程序是很复杂的。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从朝臣的班列里走了出来,坚决不同意此刻出兵。鲁庄公满心陶醉的幻想被一盆冷水浇得干干净净。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得力谋士,老师施伯。施伯的话就好像一根针刺破了他刚吹着正大的泡泡。施伯进言道:“这个时候不是出兵的最好时机,齐国和鲁国的实力是相当的,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兵败会波及到鲁国政治的

4、稳定,不可轻易冒险。”鲁庄公点点头,心说有道理,他的大脑是理智的,只好宣布暂缓出兵之事,暂缓也就等于遥遥无期。施伯其人公子纠那边整日在馆中等着鲁庄公起兵的消息,又听说有人进言阻止了鲁庄公立刻起兵,极其烦躁,心里埋怨:自己已经出了丰厚的条件,况且又是亲戚,这样的美事为什么还犹犹豫豫。管仲坐在一旁,无奈地苦笑,说:“这个聪明的人应该拉出去斩了!”鲁庄公也知道公子纠心急,自己又没有在政府内阁通过出兵的决议,就想派个人去抚慰一下,自己是不好意思去的,就选了施伯,心说:你不让我出兵,就你去跟公子纠说吧。管仲就这样见到了施伯,一个年长他一些的中年男子,穿着朴素,却无法掩盖文雅的气质和犀利的眼神

5、,这让管仲感觉到鲁国也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政府里有这么有学问的人物,就好像他在齐国政府里见到的隰朋、高奚。施伯见到公子纠身边有两位老师,就想试探一下是不是人才,一个人能不能成大事有很大的因素取决于身边辅助他的人,秦始皇身边有许多战将,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三杰,没有这些人,恐怕伟大的事业就很难成就。施伯先和召忽聊了几句,问了几句,心里就明白:嗯,是个人才。接着,又去和管仲攀谈,大惊,明白此人学问才华在他之上。《东周列国志》中这样说管仲:“博通坟典,淹贯古今”。知识和见解让人感觉像是能淹没人的思维,让人惊叹。于是,施伯几乎每天都过来和管仲交谈,深入的了解之后,心里明白眼前这个叫管仲的人是天下

6、的奇才,就有意想把他留在鲁国,推荐给鲁庄公重用。上文曾经表述过管仲自己对未来的态度:自己的生是为了齐国的社稷,当然没有留在鲁国的意思。可是施伯这个人也是比较奇怪的,在当时的身份,一个是国家重要的大臣谋士,另一个只是流亡的政治犯,以这么悬殊的身份没有必要恭敬地去拜望管仲——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眼光,他可谓另一个鲍叔牙,甚至比鲍叔牙还虔诚。施伯经常间接性地暗示管仲留在鲁国发展,他是如此坚决而耐心地拉拢管仲,他知道奇才如同烈性的猛兽很难收服,却没料到管仲真的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施伯一方面极力阻止鲁庄公出兵帮助公子纠,只要公子纠当不了国君,管仲就回不了齐国施展抱负,久而久之,

7、在齐国方面没有希望,他自然就会考虑在鲁国从政;另一面又极力劝导管仲,说鲁国有良好的政治环境,贤能的人也比较多,国君又那么仁孝贤能,很重视礼节。那天,管仲就说了这么一段故事:“周公被封到鲁国,分不开身,他的儿子替他去治理鲁国,三年后才回到周王那里汇报政纪,周公问他为什么那么晚才来汇报?周公的儿子伯禽就说:‘我去鲁国之后,改变当地人粗俗的礼节,教化他们周朝的礼数,用了三年的时间,所以,才这么晚来。’姜太公在同时被封到齐国,五个月后就回到周王那里汇报政事,周公问他怎么这么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