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

ID:18586635

大小:62.5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9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 一、文体分析 小学阅读理解常见文体:记叙文、说明文 (一) 记叙文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常见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

2、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描写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 (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 (二)说明文 1. 说明文的分类: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的说明文。 2. 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3.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加以

3、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将什么比作什么,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6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7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洁、更直观。 ○10作引用:引用事例、数据(作用同上)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如果引用说明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二、阅读方法 1.精读:逐字逐句阅读。 2.泛读:大量阅读文章,增加阅读量,建立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3.略读:对文章内容进行粗读,答题掌握文章大意。 4.浏览:对文章结构进行把握,了解文章基本结构,把握文体,弄清文章对象或人物。 5.跳读:在浏览的基础上分重点阅读,把握文章重点段落。 2三、阅读与答题技巧 (一)阅读技巧 1. 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2. 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 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4. 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

5、理。 (二)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解答方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三)固定题目的答题方法 1.

6、修辞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在语境中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 + 对象 +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证据 6.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7.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8.引用:引用名言会使主旨开掘得更深刻,使主题得以升华; 2.说明方法 1、举例子 :

7、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