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3课

第三单元 第3课

ID:18590284

大小:2.5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9

第三单元  第3课_第1页
第三单元  第3课_第2页
第三单元  第3课_第3页
第三单元  第3课_第4页
第三单元  第3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第3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标要求]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水利。(2)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3)适应城市生活的需要,城郊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4)畜牧得到发展。2.手工业(1)丝织业生产日益活跃,纺织业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2)制瓷业也有很大发展,青瓷制造业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3.商业(1)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2)政府铸造铜钱,使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3)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深度点拨]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

2、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背景迁都洛阳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2.内容(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历史认识]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主要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其中生产方式的汉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

3、,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化又是农业化的过程。所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农业化;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表现(1)鲜卑族①鲜卑族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②经济生活

4、的变化促使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2)汉族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广泛传播。②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鲜卑文化的影响。2.意义加速了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历史认识]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主题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2.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北魏孝

5、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材料一 拓跋魏在公元486年颁布的另一诏令,更有打破豪宗大姓之垄断,而构成本身所主持的地方组织的功效。这诏令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由地方官指派邻里党长,于是政府有其指挥系统可下达于细民。同时新税则也以一夫一妇为一“床”,而责成其出米2石,布1匹。很显然的,上述地方组织、赋税和土地所有制都彼此联系。这些法规以一种人为的观念从下至上地将整个帝国组织起来。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

6、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元宏(孝文帝)之政令是否算做划时代之举?其实只是表面上看来如此。他的作为不过承认已有的趋向,或是锦上添花,对现有的行动予以装饰而已。——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的“另一诏令”和“新税则”分别指的是什么改革措施?这两项改革措施是为了配合哪一措施而推

7、行的?(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项措施有何积极意义?(3)材料二中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如何?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答案 (1)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均田制。(2)三长制的推行,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新的租调制一方面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3)评价:孝文帝改革只是对之前社会改革的继承和发展,并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认同,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孝文帝只是继续推行正在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