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

ID:18616921

大小: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9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_第1页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_第2页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_第3页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_第4页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 核心提示: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全州各县也有一部分羌族,但基本上是解放后从丹巴走出去工作的羌族子女。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他们既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丹巴羌族具有多元民族习俗文化的鲜明特点。在四川西部邛崃山脉西端的丛山峻岭之中,在大渡河上游的小金河流域两岸,峰峦重叠,高山对峙,峡谷深邃,沟谷众多,它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当地藏语称此地为“嘉绒”地区。这里有“千碉之国”、“东方金字塔”的美称,这块神秘之地美女辈出,故又称之为“美人谷”。早

2、在19世纪初就被西方探险家所发现并公诸于世,这就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据甘孜州统计局2001年的统计数据介绍,全州羌族总人口为2860人,其中丹巴县有2524人,其余少许散布在全州各地。丹巴县境内的羌族又主要分布在小金河流域地区的太平桥乡三岔沟内的丹扎村、长胜店、纳布村(丹噶),岳扎乡的可尔金村和半扇门乡的阿娘沟村,与当地藏、汉民族杂居。全州各县也有一部分羌族,但基本上是解放后从丹巴走出去工作的羌族子女。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他们既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丹巴羌族具有多元

3、民族习俗文化的鲜明特点。  一、民居文化  羌族的村落修建,沿袭着本民族祖先的习惯,水源便利是他们居住地的首选条件,他们深知大自然给人类的好处。因此羌人选择居住地有句俗话要“选择柴方水便,向阳安全”之地。羌族的住宅大多数聚居于高山、半高山地区。为石木垒成,因地制宜,顺坡而建,高低层次,错落有致,山水映衬,古朴别致。每个村寨居住三五户至数十多家不等,以三、五十户为一寨的较为普遍。  1、普通民居  羌族的房屋一般都是用石片与石块砌墙建成,也有的用黄泥巴夯筑土墙建成,羌族居室多为四层碉式楼房,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楼背边沿盖石板为房沿边,沿下面由木头桷子伸出墙外为

4、屋檐,房顶盖泥土。羌房在修建之前,一般由主人提出住宅修建构思,请匠人帮助设计和规划,基本不绘图纸,只确定房子的进深开间大小和层高、层数即可。建房工程开工前,要在众多的石匠中确定一名经验丰富的石匠为“掌墨师”,“掌墨师”既是石匠师傅,又是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监督人。施工时基本要求石匠达到不吊线,不复尺,信手砌墙,结构均匀,墙面平整,棱角端直,无可挑剔的技术水准。在修房工程正式动工前,要请“巫师”(也称“释比”、“许”或“先生”)打卦占卜选择黄道吉日,破土动工时“巫师”要亲自到现场,进行破土安神仪式,通白诸神保佑工程平安顺利。“巫师”要使用罗盘仪器确定方位,宣布

5、破土动工开挖基脚(基础)的时刻,抛撒五色粮食,有的人家还要施放金、银、铜、铁等金属粉末以示一牢永逸,万古千秋。安放第一块基石极为重要,又要推算吉祥良辰,若有属相克者,断然回避,避而远之。工程进展到以后的立正门、上中梁,盖屋顶、迁新居和安神龛等时候,释比都要到场进行安神谢土仪式,以保证主人入住后平安吉祥,家和事兴。  羌族居室在建筑砌墙时,片石与石块之间不用石灰或水泥作浆口泥,而是将上好的黄泥巴筛细,加水搅匀后,作为砌墙时的浆口材料,这种泥料具有良好的粘连效果,而且经久耐用。墙间一般不用木柱,中间建隔墙,每层的墙腰要使用墙筋木增加墙体的抗压力。墙体要砌得平直整

6、齐,内外都要美观。一般为四层,(也有三层和两层的),内设上楼石梯或木板梯,宽度一米左右,三楼或四楼,多用独木梯。羌族房屋基本功能:一层作畜圈,用来饲养牲畜、堆放冬季畜草、生产农家粪料。牲畜圈分为内圈和外圈,当地人叫黑圈和敞圈,黑圈为牲畜御寒巢穴,敞圈为牲畜白天晒太阳的活动等场地(但现在的羌房从卫生角度考虑,已作了改进,畜圈已另建,一楼一般夯筑院坝)。二楼(中层)住人,设有卧室、贮藏室、火塘、锅庄等。锅庄系一石质或者铁质的三角锅庄,供烹饪饮食之用,锅庄上方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全家饮食、聚会、拉家常以及祭神祭祖都在锅庄房,这里是羌族家庭人员的家庭活动中心。羌族的锅

7、庄与藏族的锅庄一样,上方为神位,严禁触动或随便穿越。现在的羌民饮食烹饪和烧水很少用锅庄了,靠主楼另建耳房作为厨房,避免炊烟进入主屋内。羌民普遍使用了汉式锅灶,而且还大量推广汉式节能灶。但羌家的火塘仍然保留着。三四层用于藏粮贮物,堆放干菜、走廊凉挂庄稼、干菜叶等,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煨桑”敬神,”供奉“白石神”的地方。现在多数羌房的土木结构大多已被砖混结构和钢筋水泥结构所代替,但是仍有明显的羌式建筑的特征,屋顶四角的“白石神”依然可见。  2、古建筑——碉楼  羌族自古以来就有建碉楼的习惯。例如《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说“羌族先民冉驼,众皆依山居上,累不为室,高

8、者至十余文,为邛笼”。碉楼的大体结构仍然和明代顾炎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