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

ID:1861968

大小:1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_第1页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_第2页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_第3页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具体安排、流程、注意事项(一)答辩时间: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12:30(二)答辩安排:09电工(1)班第1组:周建春*蒋淼青秦莉艳周莉斌(DFM实训室)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周莉斌5吴丽雅蒋文斌左苏宇薛锐刘学志秦莉艳5宋玲昌文倩周靓靓沈杰刘阳周建春8刘康杨毅帆万鑫王正则周洁吴雪祺翁家伟姚嘉辉  蒋淼青5孙玮吴雨薇金涛印锦程汪玉婷第2组:孟雷*唐志凌吴昳恬陈志刚(电子CAD机房)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孟雷5房昆顾鑫夏星邢春雷邹陈亮唐志凌10赵涌孙鹏鹏施鑫杰张德俊徐文斌叶晓健丁炜王佳佳邱杰车滨吴昳恬5谢荣华谢添张艺袁勇超周爽陈志刚5陈双双吴凯黄淑

2、娴梁青青张鑫09电工(2)班第1组:徐伟刚*田小强冯俪元倪丽惠(高级工技能实训室)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徐伟刚5严惠燕姜磊朱秋丽吴庆华陈龙田小强10徐园园苏子豪卞诗蔷李豪范晓胡旗旗谢康周振莫愚稼徐志恒冯俪元5蔡乐达陈玉新徐鹏张豪许涛倪丽惠4朱俊超王斌王苏晨王颉 第2组:苏建良*韩建周懿孟萍(器件设计中心)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苏建良5袁雯雯费薇翁培贤吴思强樊慧韩建5仇晓敏马善龙李琴陆金星罗昆明周懿10金铭潘程薛颢如陈明敏钱士超顾玉波张豪肖仁杰陆菲陈志恒409电工(3)班第1组:蔡宪承*刘静静沈斌王欣(电子基础项目实训室)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蔡宪承14陈琴琴王呈程陶良才

3、卢凯范晓晨朱沁兰戴莉朱极胡薇薇陈吉孙慞松张维斌王仁超杨文海 刘静静5陶益盛潘康晨朱伟戴佳裕史雍祺沈斌5张栋梁陈炳锋陆益韬费超毅周月晨第2组:朱斌*董祺圣吴迪(光伏应用中心)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朱斌10沈康王赵王志强邹晨伟陆健邹荣李易陈思思曹叶朱敏悦董祺圣5袁昕张知栋戈翌成曹斌应洋志吴迪5吴亦皓周建峰袁枫磊周美玲顾晨斌09电工(4)班第1组:茅海峰*卢燕钱少伟(通信技术中心)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茅海峰5陈莹沈靓朱丹燕张萍赵健卢燕6薛娇夏和萍陆铭裘颖颖沈洁(大)钦丽丹    钱少伟6范丽华许梦临杨瑜磊陆娟沈洁(小)陈刚刚    第2组:徐国明*蒋双燕钱晓峰(传感检测技术中心

4、)学生:指导教师人数学生名单徐国明8贾文婷张利萍王轶佶张毅成殷昊天贾智娟叶馨张枫  蒋双燕5王迎真孙艾菁何雅静许梦琰胡文钱晓峰6张艳张伟伟杨家豪方圆圆郑豪夏忆安    (三)答辩要求:1、毕业班每位学生都要出席,答辩期间不许离开教室,由班主任负责做好考勤。2、答辩分“学生自我陈述”、“答辩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三个环节。3、学生陈述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44、学生陈述应紧扣其论文的论点、论据和研究意义等内容展开。(四)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教师填写答辩评语及成绩。流程及注意事项一、答辩程序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

5、貌得体地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2、答辩人陈述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2)简要介绍论文写作背景。(3)详细描述有关论文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6)结论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3、提问与答辩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

6、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4、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4二、答辩注意事项: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

7、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