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ID:18647315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9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_第1页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_第2页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_第3页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_第4页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1.1 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到中国采集植物标本,在1839~1938年的一百年的时间内,西方国家从中国引走了数千种植物,目前,仅爱丁堡植物园就保存了中国原产的植物1500多种,我国观赏植物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确立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为我国特产,如山茶花(Camelliajapoica)、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牡丹(paeoniasuffructicosa)、银杏(Ginkgobi

2、loba)、珙桐(Davidiainvolucrata)、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nobcides)、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七子花(Heptacodiummiconioides)、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青檀(P

3、teroceltistatarinowii)、连翘(Forsythiasuspensa)、猬实(Kolkwitziaamabilis)等等;②世界上许多重要观赏植物的分布中心在中国,如槭属、山茶属、百合属、石蒜属、含笑属、木犀属、丁香属、报春属、竹类植物、兰科植物、蔷薇属等;③世界许多重要观赏植物品种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国植物,中国的月月红和香水月季是现代月季最重要的亲本,没有中国的月月红就没有周年开花的现代月季,没有中国的香水月季就没有现代月季的芳香气息;中国的高山杜鹃(Rhododen-dron)是形成杂种常绿阔叶杜鹃的亲本,英国人常说

4、“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英国的园林”;中国的金花茶是培育黄色茶花的亲本;其它著名的种类还有报春属、兰属、绣线菊属、落新妇属等。1.2 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有植物种类约30万种以上,我国有3万多种植物,约占1/10,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包括种、变种、变型和栽培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

5、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经过近30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基本搞清,全世界观赏植物约有3万种,常用的约6000种;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约1~2万种,常用的约2000种。1.3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研究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传统保存方法主要有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两种,超低温保存和核心种质构建是近年才开始的新技术。1.3.1 原地保存(conservationinsitu)  指将种质资源在原生地进行保存,又称就地保存。设立植物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区是主要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

6、、国家公园、自然地理标识、生境/物种保护区、景观/海景保护地、自然资源保护地等都属于这种类型。1.3.2 异地保存(conservationexsitu)  指将种质资源迁移出原生地栽培保存,又称迁地保存。异地保存的主要形式有国家和地方建立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良种基地收集区(圃)、植物园、树木园及种子资源贮藏库等。1.3.3 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  是指将植物活体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196℃)长期保存,待需要的时候将其恢复到常温状态,并确保其正常生长的一套技术。种质资源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

7、on)是由cryo和preservation组成,从词义看,低温所涉及的温度范围是不确定的。习惯上,人们将-80℃以下的低温称为超低温,干冰温度(-70℃)称为极低温,低温则从4℃往下推(李广武等,1998)。对植物而言,低温常常是指那些比常温稍低一些的温度。如果低温超过细胞原生质所能忍受的临界温度,就会致使植物细胞遭受冻害而死亡。如甜橙树发生冻害的临界温度通常在-6.5℃,枳壳通常在-20℃左右(沈德绪等,1986)。目前常用的超低温保存方法可分为两类,即冷冻诱导保护性脱水的超低温保存和玻璃化处理的超低温保存。在超低温条件下,生物的代

8、谢和衰老过程大大减慢,甚至完全停止,因此可以长期保存植物材料。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保存的对象主要是农作物、果树、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等,观赏植物的比例非常小。我国超低温保存研究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