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复习学案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

ID:18654259

大小:2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0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_第1页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_第2页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_第3页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_第4页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专题复习学案】沿着改革路,共筑中国梦-----中外重大改革设计:临沂第二十七中学王秀义一、专题综述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通俗地讲,对原有事物进行改造和革新,就是除去事物中陈旧的、过时的,增添新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新的东西,即除旧布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二、复习目标1、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改革进行知识梳理,巩固基础。2、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纵向横向比较,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

2、要。3、学以致用,提高解题能力,亮剑中考。三、复习建议对于此专题在复习时首先要从大处着眼,从整体上把握主题的线索,构建立体知识结构。同时,从小处入手,做好采“点”分析,详细的分析掌握一些与热点联系的重要知识。四、归类改革(一)时间划分:1、古代史: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等2、近代史: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等3、现代史: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等(二)性质划分:1、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大化改新等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等3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东欧改革(三)结果影响划分:1、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等2、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3、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五、知识梳理:(一)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1.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富国强兵内容:①国家承认,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

4、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③建立。意义:通过变法,秦国的制度建立起来,使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2、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历史意义:是日本由社会向社会过度的重要标志3、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内容:①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引进,鼓励发展。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

5、力发展。性质:是一次的改革。影响: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逐步转变为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而且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思考:这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对象有何不同?从中我们得到什么认识?4、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性质:内容: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地主再也不许)②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但他们必须这块份地)意义:①有利于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②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牛刀小试:1、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参照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实施“大化改新”。然而,

6、19世纪60代,新成立的日本明治政府却把学习的目标确定()A、韩国B、西方C、中国D、印度2、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D、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3、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推动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重要改革是: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

7、治维新D.倒幕运动(二)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1、改革开放:开始时间、标志 领导人 内容:①农村改革:实行。②城市改革:重点是的改革。③建立四个经济特区:。④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⑤1992年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体制。作用: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解放了农村,推动了农业的发展。②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③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新经济政策:开始时间 领导人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罗斯福新政:开始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