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8663270

大小:1.23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9-20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成分输血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分输血输血(bloodtransfusion)给病人静脉输注全血、血液成分,以补充血液或血液成分(丢失、缺乏或过多破坏),达到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恢复血液的携氧、抗感染、止凝血、抗凝能力的治疗目的。输血的目的补充携氧能力其他补充血容量改善免疫功能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发展史1492年-罗马教皇三世Innocent病重。他的医生建议输血。教皇没有从中受益,在那年底去世。1665年-英国牛津的理查.罗维尔医生完成了首例动物间输血试验。十七世纪中期动物给人的输血1818年-英国的产科医生詹姆士.布伦德尔首次成功地把一个人的血液直接输给另一个人。1914年-柠檬酸钠作为长效抗凝血剂得到了发展,

2、使血液可以更久地保存。1950年-CarlWalter、W.P.Murphy和Jr.共同采用塑料袋采集血液。现代输血的概念输血已不再是简单的替代治疗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成分经处理(紫外线照射,细胞因子诱导-DC,-射线照射等)后输注为什么提倡成分输血?病人一般仅需要某一种血液成分输全血只能满足受者对红细胞的需要,为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要输大量全血,心脏不胜负担,必須进行成分輸血输全血引起的问题不需要的成分输入造成浪费易使受血者致敏,再次输血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并影响器官移植☆更新输血观念重新认识全血概念:全血不全(目前常用

3、的保养液只适合保存红细胞)新鲜全血――概念不正确输全血――输血目的不明确急性大出血必须输全血――观念错误输血――即有利,也有敝全血并不“全”的理由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因子Ⅷ和Ⅴ不稳定,要求在-18℃以下保存,4℃保存1-3天活性丧失50%;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保存时间长,但含量很低,达不到治疗剂量。将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种血液制品,根据受血者病情需要,输注所需血液成分,达到治疗目的一种输血疗法。成分输血定义:成分输血发展史

4、Gibson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6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70年代中期全世界广泛风行。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达95%以上。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几乎达到100%,很少使用全血。1972年-单采法被用来抽取血液中的某种细胞成分,并将血液的其余部分输回献血员体内。成分输血的优点全血输血的缺点比较成分输血优点全血输血缺点纯度高剂量小效果好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效果差使用安全,减少传染疫病传播,不良反应少易产生同种免疫,可产生循环超负荷不良反应多稳定性好便于保存与运输除红细胞外其他成分活性差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输注方法不合理,不科学,浪费

5、资源大力推广放弃使用血液的成分成分输血的制备分类:1血细胞制品: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浆与蛋白制品:血浆、冷沉淀、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第八因子。3、自体输血输血技术要点血液应随用随取。库存低温血液输前不必加温,可放置室温15分钟后再输,如因故不能及时使用,应放于恒温4℃冰箱保存红细胞成分输血过程中易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输前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均匀再输注,若已出现滴注不畅,可将30-50ml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加以稀释并均匀,使用大针头。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药物,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血,如果需要稀释可用生理盐水。输血开始10分钟内速度

6、宜慢,无不良反应时可根据受血者情况调快输注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的相关性疾病输血不良反应少见的不良反应:枸橼酸盐中毒氨血症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输血后紫癜,含铁血黄素症出血倾向空气栓塞低温反应输血后静脉炎输血的相关性疾病输血后肝炎艾滋病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据国外文献综合报道欧美国家占输血相关性疾病15.2%,而国内仅只有个案报道)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成分输血中主要成分的用量及疗效评价红细胞用量Wt×V×(期望Hb值-输注前Hb值)输注红细胞单位数=——————————————————每单位红细胞Hb注:Wt:患者体重(Kg)V: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

7、07L/Kg体重婴幼儿:0.085L/Kg体重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按24g计算(200毫升全血制备)举例成人男性贫血患者,体重60Kg,输红细胞Hb为60g/L,期望达到的Hb为100g/L:输注红细胞单位数=[60×0.07×(100-60)]÷24=7(单位)患者应输200毫升该全血制备的红细胞制品7个单位疗效评价血红蛋白恢复率=[Wt×V×(期望Hb值-输注前Hb值)]÷输入Hb总量×100%血红蛋白恢复率>80%显著血红蛋白恢复率50-79%有效血红蛋白恢复率20-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