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ID:18677898

大小:4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1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益阳市工商业联合会2010年5月10日近期,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菊芳同志的率领下,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通过发放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分别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商会负责人座谈会、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企业员工座谈会,到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实地了解情况,深入到益阳高级技校、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基职校等了解职业培训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劳动力资源情况、企业用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用工及劳动力资源现状1、规模工业吸纳

2、就业略有增加。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9户,完成增加值164.4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8%和3.9%;户均销售收入7371万元,户均利税399万元,户均利润208万元,分别为全省水平的73.9%,35.8%和45.1%。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8家。全市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10.45万人,增长8.9%,专业技术人员0.84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1%。2、规模工业缺工现象依然严重。全市规模18以上工业企业719家,有185家企业缺工,缺工人数19486人。其中,赫山区(含高新

3、区)缺工企业89家,缺工人数11800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技工、销售员;资阳区缺工企业31家,缺工人数4980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一线工人、修理工、焊工;桃江县缺工企业24家,缺工人数886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治炼工、车工;安化县缺工企业5家,缺工人数153人,所缺岗位主要是季节性生产工人、电工、机修工;沅江市缺工企业12家,缺工人数704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纺纱工、车工;南县缺工企业5家,缺工人数246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生产员工、加工技师;大通湖区缺工企业19家,缺工人数717人,所缺岗位主要

4、是普工、一线工人、档车工、服务员。3、规模工业用工资源仍然富余。全市八个区县(市)(含高新区)1783个行政村,家庭户数1029569户,农村总人口3783490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资源总数2336276人,其中有劳动技能的70082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0%。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1031903人,占劳动力总数44%。从事农业生产人数106349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富余劳动力24087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全市八个区县(市)(含高新区)217个社区,居民户数300659户,居民人口总数904656人,劳动

5、年龄内劳动力574704人,其中有劳动技能的15587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18%。目前就业情况:单位就业240193人,占劳动力总数42%。灵活就业人数17980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外地就业9722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未就业5747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二、企业缺工的突出问题1、招收普工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反映最多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缺普工。缺档车工2、对口技工少。3、员工要价高。二、我市城乡劳动力资源特点(一)劳动力资源总体上仍是供大于求。目前我市城乡劳动力富余人数298354人,已占到

6、劳动力总数的10.4%。城乡就业形势有所缓和,但未就业人数总量较大,压力不容忽视。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到了未就业人员的80.7%,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显得突出。(二)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各有侧重。从掌握的数据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中本地消化和转移就业各占50%,转移就业已经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城镇劳动力在金融危机后就近就地以本地消化为主,在单位就业和灵活就业的人数占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73%左右,外地就业仅占17%。从这一角度看,我市劳动力有序转移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上。(三)劳动者整体素

7、质偏低。18全市城乡劳动力总数为2910980人,其中有一技之长的仅占29%。城乡求职人员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劳动者求职时的选择范围。(四)劳动力转移流动以自发为主。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介绍,牵线搭桥。更多的是个人盲目外出碰运气。尽管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在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规模输出上做了很多工作,一些地方如安化已取得相当成效。但就全市情况看,多数地方劳动力流动还处在自发阶段,带有盲目性。(五)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严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

8、做。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三、用工荒的成因分析今年春节以后,用工荒从沿海地区开始,快速席卷全国。我市作为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地二线城市也受到了冲击。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招工难,留工难。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的快速回暖,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见底和外需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