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

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

ID:18681536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1

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_第1页
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_第2页
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_第3页
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9igcw.com/浅析广场舞舞队队员签订的“免责协议”一般来说,广场舞舞友组队参加大型比赛时,主办方一般都会要求无对签订一个活动期间的免责协议。这都是很常见的,不值得一提。但是你又听说过平时跳广场舞的舞友之间也会签订免责协议吗?尽管这不常见。但是还真有。泸州舞友签订免责协议先跟大家讲一个案例。故事发生在四川泸州。一个广场舞队在跳广场舞,队伍后面跑进来俩凑热闹的小孩儿。广场舞友要求家长把孩子带的远一点,不然踩着了碰着了可不管。俩孩子的奶奶和姥姥,听了这个可不干了。凭什么你们可以在这儿跳广场舞,不许我们孩子跟这儿玩儿。吵着吵着,一个孩子

2、的姥姥DUANG的一声倒地上了。后来叫了110和120。遗憾的是,没抢救过来。孩子姥爷事后把广场舞舞友告上法庭。几个舞友在接受采访时,一直说自己“冤!”因为原告,也就是孩子的姥爷,认为他们是一个稳定的组织。是组织,在活动时,就应该担负起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广场舞舞友可不这么认为。他们不发工资,不打卡,大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收的一点儿钱,也是音箱设备,用电费用。要认为人没了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可不服。签订免责协议是否必要http://www.9igcw.com/就目前来看,广场舞免责协议,多出现在广场舞对与其他活动主办方。广场舞队队员之间互相免责的案例并不多见。

3、舞队之间的协议,目前并没有特别的法律法规可依。但是出于对彼此负责人。也有舞友签订这样一份协议。这样的协议,必要,但与此同时也为当下的道德所绑架。广场舞的特点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非要签订一个协议,很多人从内心还是不愿意接受的。但对于特别热衷跳广场舞的舞友来讲,这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旦有新的舞友因为个人身体的健康原因而突发状况,就可以免却麻烦。为什么?举个例子,每年各个城市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半程马拉松或者全程马拉松赛,是个全民参与的运动,但是我们也从媒体上时有看到运动中猝死的,这个比例也并不低。所以,从道德上来说,签订广场舞队员间免责协议不合时宜,但是从面

4、却民事纠纷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广场舞免责协议(样本)《广场舞个人安全免责协议书》第一条本着放松心情、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跳广场舞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第二条http://www.9igcw.com/本协议书为强制性必签文本,签字人必须签写本人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签字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凡参加广场舞活动的,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知道并同意该免责声明。参加人签名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第一条参加广场舞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

5、范,必须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第二条参加广场舞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第三条参加广场舞活动者在跳广场舞期间的个体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广场舞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广场舞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第四条广场舞活动召集人、组织者对参加广场舞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第五条本协议自签订日期起开始生

6、效。我已经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参加广场舞活动者签字:身份证号码:日期:年月日http://www.9igcw.com/链接:有关广场舞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

7、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链接:各地关于广场舞的有关规定上海:禁止使用带有音置的音响器材。广州:《广州市公园条例》(草案修改稿)明确规定,违反规定音量限制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属于集体活动的,对活动的组织者或乐器、音响器材的携带者,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属于个人活动的,对个人可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8、杭州:社区人员蹲点监量,或将跳舞居民汇集到学校礼堂、附近公园等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