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

ID:18688066

大小:1.0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1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_第1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_第2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_第3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_第4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哈工大威海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Matlab时域信号计算一、基本练习信号的产生是所有仿真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产生所需要的信号,才能保证系统仿真与分析正确的进行。下面给出几个基本信号的产生方法。t=0:0.01:1;%设1s时间长度,时间间隔(步长)为0.01s,t为向量x1=0.1*exp(-2*t);%单边指数信号x2=2*cos(2*pi*4*t);%余弦信号,其中频率为4Hzx3=[ones(1,10)zeros(1,90)ones(1,10)zeros(1,90)];%脉冲信号,占空比10%x4=3*exp(-30*(t-0.5).*(t-0.5));%高斯

2、信号x5=3*sinc(10*(t-0.5));%抽样信号subplot(511);plot(x1);title('指数信号');%plot(t,x1)横轴表示时间,即0~1ssubplot(512);plot(x2);title('余弦信号');subplot(513);stem(x3);title('脉冲信号');subplot(514);plot(x4);title('高斯信号');subplot(515);plot(x5);title('抽样信号');%脉冲信号有多种表示方法,用figure可以打开新的画图空间[x3,t]=gens

3、ig('pulse',5,30,0.2);stem(t,u);%还可以将pulse改成sin、squarex3=sawtooth(2*pi*5*[0:0.001:1]);%锯齿波[0:0.001:1]表1s时间长度,时间间隔为0.001splot(x3)%用plot(x)画出的是连续曲线,若将plot(x)换成stem(x),画出的是离散值,如脉冲信号画的就是离散值。循环方法fork=2:0.5:8%2为初值,0.5为步长,8为终值xxxxx%循环体End二、实验内容(报告打印,图需要缩小,不许超过2页)1.利用,写出用余弦合成方波的程序,

4、画出N=5,7,11,21的波形。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长度,一个。(1)通过波形分析:不同N结果有何不同?(2)若波形与下图相同,需要每个周期至少画几个点?N=5N=11N=7N=212.画出余弦信号x2=2*cos(2*pi*f*t),选择频率f为10Hz,t为0~0.5s。适当选择时间间隔(步长),使得每周期分别有12、8、4、2+2/3、2、1点,并用plot(t,x,'o-')画出六种情况的波形(参见下图)。分析六种情况所得结果的差异,你认为一个周期采几个点才能充分表现正弦波。每周期采样8点每周期采样4点每周期采样2+2/3点每周期采

5、样2点3.画出单边带调制波形,频率任选(看清波形为宜),分析m=0.5,0.8,1.0时调幅波的差异。实验一实验报告1.余弦合成方波程序清单:N=[571121];%给出N的值form=1:4%循环调用不同N值w=2*pi*10;b=0.1/4./N;t=0:b(m):0.4;%步长受N值影响x1=0;forn=1:N(m)%循环实现求和公式x1=2/pi/n*sin(n*pi/2)*cos(n*w*t)+x1;endsubplot(4,1,m)%实现循环图像输出plot(x1)title(['N=',num2str(N(m)),'点数为'

6、,num2str(0.1/b(m))])%数字转换为字符输出end(1)不同N结果有何不同?由图像可得,当N增大时,信号的近似程度提高,合成信号的边沿加入了丰富的高频分量,因此更加陡峭,顶部起伏增多,但总体趋势趋于平缓,也就是更接近方波信号。(2)若波形正确,需要每个周期至少画几个点?4个。为了能看到每个小波形的波峰及波谷,则每个周期至少需要采2个点,但是此时的波形在信号的边沿处看不到明显的上升沿;当取3个点时,余弦信号的波形会很乱,而且上升沿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每个周期至少画4个点。2.画出余弦信号程序清单:N=[12842+2/321];

7、%给出不同的N值b=0.1./N;form=1:6%循环输出不同N信号f=10;t=0:b(m):0.5;x2=2*cos(2*pi*f*t);subplot(3,2,m);plot(t,x2,'o-');title(['N='rat(N(m))]);%转换为假分数End分析六种情况所得结果的差异,你认为一个周期采几个点才能充分表现正弦波?12个以上。当每个周期取1个点时,显示信号曲线为一条直线;当每个周期取2个或者4个点时,信号曲线相同,为规则锯齿波;当每个周期取2+2/3个点时,信号波形为周期性不规则变化的曲线;当每个周期取8个点时,信

8、号波形才能从锯齿波转向正弦波,但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只有当每个周期取12个点或者更多点时才能充分表现正弦波。3.不同m的调幅波程序清单:m=[0.50.81.0];%给出不同的m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