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ID:18689593

大小:72.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0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_第1页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_第2页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_第3页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_第4页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SM法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摘要:课程设置是高校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次序有问题,将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授课困难,因此分析我校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很有必要。将ISM分析法引入课程设置的过程,得到课程之间的等级划分,建立课程体系的层次分类图,可以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ISM法对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以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课程的设置层次及衔接关系,探讨了课程体系层次图所对应出的学科特点、课程关系、内在逻辑与外在形态。经ISM法分析得知我校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是合理的。关键词:ISM分析法;课程设置;目标矩阵;等级划分1

2、.问题分析1973年,Warfield提出的解释结构模型是一种基于有向图的分析复杂系统的结构模型。侧重于元素间关系的测辨和模型结构的确定,是从概念模型到定量模型的中介。该模型实际上是用节点和有向连接边构成的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的一个系统结构。它不仅可以分析系统的要素选择是否合理,还可以分析系统要素相互关系对系统总体的影响等问题。它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或要素),利用矩阵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转换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课程设置是高校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的特性,也要考虑各课程设置的学时、内容、学分及其知

3、识前后的衔接关系。在一些专业中,尽管开设了很好的课程,但由于课程设置次序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时,其前期基础不具备,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授课困难,而某门课程由于其后续课程已开设,学生再学则出现知识上的重复,浪费时间,因此研究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为高校课程设计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解释结构模型法(简称ISM分析法)是用于分析与提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该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其性质。在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而不同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

4、知识前后的结构关系,因此,如何确定课程的开设次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ISM分析法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存在着上下层关系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层次结构。在本文中,我们用课程名替代教学目标,利用ISM分析法很容易地得到我校电子工程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层次分类结构图,进而与我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比较,分析我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2.初步系统分析 ISM方法的作用是把任意包含许多离散的,无序的静态的系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但凌乱的的关系,揭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其基本方法是先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各种已知的关系,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其基本

5、步骤如下:yearsmortgagehousing;4.mortgageregistrationformalitiesarecompleted.(D)pledge1.borrower(includingthepledgor)between18-65yearsofage,withfullcivilcapacity;2.collateral(1)建立系统要素关系表(2)根据系统要素关系表,作出相应的有向图形,并建立邻接矩阵;(3)通过矩阵运算求出该系统的可达矩阵M;(4)对可达矩阵M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5)建立系统结构模型。在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

6、了很多课程,但为了是分析更加简单有效,我们去除了一些课程,诸如英语类,人文类以及各门军事课程,仅保留与工业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课程。最后挑选了如下15门专业课程:(1)高等数学;(2)大学物理;(3)计算机文化基础;(4)线性代数;(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物理实验;(7)数学实践与建模;(8)C语言程序设计;(9)统计学;(10)管理学;(11)微观经济学;(12)机械制图;(13)管理信息系统;(14)系统工程概论;(15)工业工程基础。这十五基本组成了本专业所需掌握的知识。在这15门主要课程中,有些课程是既可是一些课程的基础课程,也可是其它课程的后

7、续课程,而只有在先修课程学习掌握后,才能开设后续的课程,以确保学习的进度。3.基于ISM分析法的具体实施(1).确定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关系图与邻接矩阵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包含有该课程开设前所应先开设的基础课程,下面通过一张表格将以上十五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原课程先修课程原课程先修课程1高等数学无9统计学课程1,52大学物理课程110管理学无3计算机文化基础无11微观经济学课程104线性代数课程112机械制图课程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11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3,106物理实验课程214系统工程概论课程4,57数学实践与建模课程1,3,4,515工业工程

8、基础课程128C语言课程3(表1-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