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

ID:18690040

大小:1.6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1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_第1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_第2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_第3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_第4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_第5页
资源描述: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自然地理 学案8(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识专题练一、选择题下面的左图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1.右图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形成左图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  )A.①B.②C.⑤D.⑧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戊形成沉积岩可以判断戊为沉积物,进而判断丁为风化侵蚀物。沉积岩可以形成甲,则可以判断甲为变质岩,进而判断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第2题,形成左图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则在右图中对应的

2、是⑤。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完成3~5题。3.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4.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5.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答案 3.D 4.A 5.C解析 第3题,岩浆来自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3、正确答案选D。第4题,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正确答案选A。第5题,火山灰云团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正确答案选C。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甲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乙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图甲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7.形成图乙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答案 6.B 7.A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武夷山丹霞地貌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山体陡峭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地壳上升运动属于内力作用。第7题,球状地貌是花岗岩风化地貌的明显特征,故选A。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正常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总是比上面的岩层古老。化石多保存于沉积岩层中,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读图,回答8~9题。8.图中(  )A.甲

5、层深度约2900千米B.乙层由外力作用形成C.丁层的时代最古老D.共有十个时代的地层9.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答案 8.B 9.A解析 第8题,图中显示乙层中含有化石,则属于沉积层,是由外力作用堆积、固结成岩形成的,故B正确。依据材料中信息,甲层位于最下面,则甲层时代最古老,但不能判断其深度;依图中信息,该图中可能共有四个地层。第9题,地点3缺失了乙层,且图中三个

6、地层都有化石,说明是沉积层;则其过程可能是先经历沉积作用,然后地壳上升,使乙层被外力侵蚀掉,然后地壳再次下沉,又经历沉积作用形成丙、丁两层;故A正确。图1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回答10~11题。10.下图中能反映图2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11.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答案 10.D 11.D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间岩层

7、老,两翼岩层新,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区地质构造为背斜,因此D图符合题意。第11题,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由此判断丙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位于南半球;由此可推断甲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降水影响,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