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ID:18696362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1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1页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2页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3页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4页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全教育学习材料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漳州师范学院课题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安全稳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做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既面临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为进一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认清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切实抓好影响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安全稳定工作,我院成立了安全稳定工作课题调研组。本次调研以学生问卷为主,辅以学生座谈与个别访谈,问卷从“思

2、想政治状况”、“高校改革”、“网络影响”、“择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特困生问题”等六大类别来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共发出问卷4158份,收回有效问卷3919份,占我院学生总数的92.8%。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就整体而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在重大政治原则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富有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显示,91.8%同学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90.3%的同学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全局的能力和魄力“充满信心”和“

3、较有信心”,88.8%的同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和“成绩较大”;对于腐败的问题,64.5%的同学清楚地认识到腐败并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现象,有97%的同学认为中央开展的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有必要。在对待入党问题上,“强烈要求”和“努力争取”的同学高达82.2%,不想入党的仅占1.9%,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追求。  近几年,高校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高校发展的良好势头极大地激发了在学生的青春热情,稳固了他们对母校荣誉的归属感。对于高校扩招、推行学分制、

4、后勤社会化改革等诸多政策,绝大部分同学能客观对待,持肯定态度。根据调查统计:92.4%的同学“关注学校改革,希望学校越办越好”;对实行学分制,85.8%持肯定态度;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赞成者为71.3%;64.2%的同学认为“加强公寓的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你宿舍物品被盗或发生其他意外,需要帮助”时,有十成五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和同学。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们盼望高等教育改革,心系学校发展的良好愿望。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大学生中的主流是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拥护高等教育改革,但由于

5、国际国内大气候和高校内部小气候的影响,在高校中也潜伏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一、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一)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1、政治上,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政治理想与信念,有盲目性10  虽然大学生对重要政治问题、社会改革的认识较为明确,但是对自身政治理想信念的要求却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偏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存在的诸多矛盾以及在此期间蔓延的功利化、实用化等种种社会思潮,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的构筑。部分学生对思政工作不感兴趣,尤其对传统说教形式的马列主义、

6、理想和信念教育态度冷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不再受推崇,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影子日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以及游戏人生的浮躁心态。内心精神追求的主动性与现实生活表现出来的盲目性,使这些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不同程度和迷茫和失落。2、认识上,部分大学生较为偏激,具有逆反性,易走极端。  大学生关心现实,关注社会,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忽视现实与理想的区别与联系,对社会事物缺乏理性的分析,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且还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评议周

7、围的人和事,甚至对学校诸多合理的道德要求也容易产生盲目的抵制情绪,视为多余之举,而自己却容不得他人的正确批评与指正,自己有什么过错也不轻易承认,而是找出种种藉口进行辩解。例如调查中:有50%以上的同学认为身边的大学生党员“跟一般同学差不多”、甚至“不如一般同学”,在“你认为学校里同学之间的竞争公平吗”的问题上,选择“不公平”者达52%。学生看问题的片面性,是导致其行为逆反性的重要原因。3、公德意识淡漠,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且相当部分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会阅

8、历及生活磨炼,导致他们公德意识淡漠。某高校日前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①我校学生的状况也有类似之处:他们在社会公德的认知上明显表现为两重性:一方面对周边的不道德行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则希望自己的日常行为不受任何约束。社会公德认知的双重标准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出现脱节,因此,他们对损坏公物、深夜吵闹、捡东西不还等诸多道德问题不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