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课件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

ID:18701134

大小:1.6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1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_第1页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_第2页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_第3页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_第4页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一、概述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发年龄为5-12岁。肱骨髁上系指肱骨远端内外两髁之上2cm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该处前后扁薄而内外宽,呈鱼尾状,这是易在此处发生骨折的原因之一,此外,肱骨远端向前倾斜,偏离肱骨干长轴成25-40°的前倾角,这也与该处易发生断裂有密切关系。二、分型1、按受伤机制分型伸展型伸展桡偏型伸展尺偏型屈曲型1、按受伤机制分型2、按移位程度分型(Gartland分型)I型:骨折无移位;IIa型:骨折单

2、纯远折段后倾,后侧皮质完整;IIb型:骨折有横向移位,或兼有远折段倾斜,断端仍有接触;III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皮质无接触3、MullerAO分型肱骨远端骨折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AO分型,其按照关节外、部分关节内、完全关节内分为A、B、C3大类:A型:关节外骨折,其中A1型为骨突撕脱性骨折,A2为简单干骺端骨折,A3为干骺端粉碎性骨折A1.1肱骨外髁撕脱性骨折A1.2肱骨内髁撕脱性骨折,骨折块未嵌入关节A1.3肱骨内髁撕脱性骨折,骨折块嵌入关节A2.1骨折线斜向下内关节外骨折A2.2骨折线斜向下外关节外骨折

3、A2.3横行关节外骨折,分3个压型:干骺端无明显移位、干骺端向后移位、干骺端向前移位A3.1干骺端简单粉碎性骨折:内侧型、外侧型A3.2干骺端一侧粉碎性骨折:内侧型、外侧型A3.3干骺端复杂粉碎性骨折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其中B1型为外侧矢状面的部分关节内骨折,B2为内侧矢状面的部分关节内骨折,B3型为累及前面的冠状位的部分关节内骨折。B1.1骨折线通过肱骨小头或骨折线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之间B1.2骨折线通过肱骨滑车外侧的简单骨折B1.3骨折线通过肱骨滑车外侧的复杂骨折B2.1骨折线通过肱骨滑车内侧简单骨折

4、B2.2骨折线通过肱骨肱骨滑车内侧、小头间沟的简单骨折B2.3骨折线通过肱骨滑车内侧复杂骨折B3.1骨折线通过肱骨小头(冠状位)B3.2骨折线通过滑车(冠状位)B3.3骨折线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冠状位)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C1型简单关节内、简单干骺端骨折C2型简单关节内、粉碎干骺端骨折C3型粉碎关节内、粉碎干骺端骨折三、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可用屈肘90°石膏前后托或管型固定制动,直至肿胀消退。2-3周后开始主动活动。密切随诊观察,一旦发生移位,应及时处理。超关节小夹板固定:术后应

5、注意观察肢体血运,经常调整布带,2周拆除夹板,功能锻炼。2、牵引复位对于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手法复位后不稳定者,可首选牵引复位。牵引5-7天后再行整复,必要时可再持续牵引1-2周,待对合良好,皮肤条件改善,换石膏管型,1-2周后拆除外固定,积极练习患肘功能。3、外固定器技术适应症:a.成人肱骨髁上骨折;b.开放肱骨髁上骨折,伤口污染严重,特殊致伤原因不能石膏夹板外固定者;c.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探查者;d.手法复位失败,肘关节周围大量张力性水泡,难以近期开放复位内固定者。组合式外固定器是比较理想的外固定器

6、。外固定器不适合儿童骨折。进针时防止损伤桡神经,严格掌握进针深度,防止损伤内侧的尺神经。4、内固定技术适应症:a.骨折影响关节功能;b.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c.陈旧性损伤伴畸形,影响功能者;d.肱骨髁上骨折明显移位,经手法、牵引复位失败者;e.开放性骨折。4.1、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作为GartlandII、III型部分和完全移位骨折的首选方法。进针方式的选择: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外侧交叉克氏针、外侧平行克氏针4.2、切开复位内固定4.2.1、手术入路4.2.1、手术入路4.2.2、技术目标及注意事项儿童

7、肱骨髁上骨折通常选择克氏针内固定,固定方式同前。成人肱骨髁上骨折可采用重建钢板、解剖型锁定钢板或Y型钢板螺钉技术固定。在所有的后侧手术入路中,尺神经必须仔细显露并且要避免过度游离,通常在术后将其前置与肱骨内上髁前方。标准的钢板固定技术要求钢板垂直放置(90°-90°)-最强的固定方式。非常小的关节面和干骺端骨折块对关节面形状的维持很重要,可以使用无头螺钉、埋头螺钉或可吸收钉逐一固定。钢板位置的准确性是良好固定的关键,直接放置于外侧柱的钢板必须塑形。每一枚螺钉应尽可能地长,每一枚螺钉应尽可能固定较多的骨折块。

8、当有骨缺损时使用拉力螺钉不能造成肱骨滑车狭窄,否则会导致前臂无法正常放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