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

ID:18702937

大小:981.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9-21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_第1页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_第2页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_第3页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_第4页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nxpowerlite》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概述口腔颌面颈部境界:上界:眉间点、眶上缘、颧弓、 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 节、锁骨、肩峰和第7颈椎棘突 的连线。口腔部后界:咽门(咽峡)。颌面颈部的骨、颞下颌关节、肌、唾液腺、血管、淋巴组织和神经等。内容:第一节骨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 骨、下鼻甲。不成对:下颌骨、犁骨。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由14块骨组成蝶骨、颞骨、舌骨一并探讨参与眼眶底部、口腔顶部、鼻腔侧壁和底部、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一、上颌骨1.上颌体(1)前面(脸面)上界:眶下缘内界:鼻切迹下方:移行于牙槽突后界:颧突、颧牙槽嵴眶下孔:眶下神经、血管

2、通过。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尖牙窝: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与上颌窦仅有薄骨板相隔,故行上颌窦手术时,常由此处进入窦腔。(一)外形一体、四突颧牙槽嵴:位于上颌体后面与前面在外侧的移行处,在面部或口腔前庭可触及,是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上颌结节:是后面下部比较粗糙的圆形隆起,是翼内肌浅头的附着点。牙槽孔:后面中部、上颌结节上方有数个小骨孔,是牙槽管的开口,向下导入上颌窦后壁,有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麻醉药物应注入牙槽孔周围。(2)后面:即颞下面,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眶下沟:向前、内、下通眶下管。眶下管的前段发出一牙槽管,

3、有上牙槽前神经、血管向下经上颌窦的前外侧壁通过。眶下管的后段亦发出一牙槽管,有上牙槽中神经经上颌窦的前外侧壁通过。长约1.5cm,眶下管麻醉时进针不可过深,以免损伤眼球。(3)上面:即眶面,构成眶下壁的大部。上颌窦裂孔:通鼻腔。翼腭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共同构成翼腭管。长约3.1cm,有腭降动脉及腭神经通过。临床上通过翼腭管,可施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4)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1)额突:上颌体的内上方,其上、前、后缘分别依次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参与泪沟的构成。在上颌骨复位时,应注意保证鼻泪管的通畅。(2)颧突:向外上与颧骨相接。2.四突(3)腭突:水平骨板,上颌体与

4、牙槽突的移行处伸向内侧,与对侧上颌骨腭突在中线相接,形成腭正中缝,参与构成口腔顶部和鼻腔底部。参与构成硬腭的前3/4。后缘呈锯齿状与腭骨水平部相接。腭前孔:又称切牙孔,上颌中切牙的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连线的交点上,向后上通入切牙管,内有鼻腭神经、血管通过。麻醉鼻腭神经时,可将麻醉药物注入切牙孔或切牙管内。纵行沟或管:下面后外侧近牙槽突处有纵行的沟或管,通过腭大血管及腭前神经。(4)牙槽突:又称牙槽骨。为上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内、外板均为骨密质。中间夹以骨松质。牙槽突唇颊侧骨板较薄,并有许多小孔通向骨松质。腭大孔:上颌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腭大孔,有腭前神经通过。在覆盖粘膜的硬腭上

5、,腭大孔的表面标志则为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龈缘与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交点,距硬腭后缘0.5cm处。1.牙槽突结构特点:牙槽突的变化是骨组织的改建过程,反映了破骨与成骨两者相互平衡的生理过程。对错位牙施以适当的力,促使其向正常位置移动,从而达到牙列整齐并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二)结构特点(1)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部分。上颌尖牙的牙槽窝最深,上颌第一磨牙的牙槽窝最大。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包被于牙周膜的外围。上有许多小孔,称之为筛状板。因其骨质致密,X线片上呈现一白色线状影像包绕在牙周膜周围,又称之为硬板。固有牙槽骨、筛状板、硬板系指同一部位。上颌牙的唇颊侧骨板均比腭侧者薄。上颌第一磨

6、牙颊侧骨板因有颧牙槽嵴而厚度增加,上颌第三磨牙牙根远中面的牙槽骨骨质比较疏松。(2)牙槽嵴:指牙槽窝的游离缘。(3)牙槽间隔:指两牙之间的牙槽突。(4)牙根间隔:指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突。底壁由前→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且各牙根尖之间以较薄的骨板相隔,甚至无骨板仅覆以粘膜,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上述牙的牙源性感染可累及上颌窦,引起上颌窦炎症。临床上拔除上述各牙及摘除断根时,应注意避免将断根推入上颌窦内或穿通窦壁造成上颌窦瘘。另外,在做上颌窦手术时,应避免伤及牙根尖。2.上颌窦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

7、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以利于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由此形成三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达颅底。3.支柱及支架结构(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2)颧突支柱: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向外后经颧弓至颅底。(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