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

ID:18703593

大小:10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1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_第1页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_第2页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_第3页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_第4页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新闻采访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除突发事件的采访外,新闻记者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采访。这种采访事先有明确的报道思想,有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周密的采访计划。新闻采访前做好一些必备的准备:一要了解背景材料。即指这个新闻事件大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新闻中的主要人物大体是什么样的

2、人物;还牵涉哪些相关的事件等。了解背景材料的方法很多,可以找到重要的知情人问询,可以打电话到相关的单位了解,可以查询有关材料,也可以上网查询同类资料,等等。在中国,“农民”是个苦难性的弱势代名词,而“农民工”又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常年在外,背井离乡,又长期有被城市拒绝容纳的境遇,他们到处碰壁,遭受形式各样的不礼遇、不正看的非正常待遇,犹如惹嫌的弃物盲流一般。长久下来,自然而然,就会萌生出自我封闭的消极状态,生怯、自卑、无力感增强,抗拒与外界沟通。显然,“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如此消极抗拒的反应,近乎“本能”,是因为农民工对城市有了隔阂感,对社会有了距离感。

3、所以首先记者没有对这方面的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结合眼下的社会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选题。二要制订采访计划。制订采访计划,主要是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收集资料、现场拍照、预测主题、预料变化等。必备的采访前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央视“你幸福吗”采取的随机采访的形式,在大街上随机抽取人进行采访,这样既没有将采访计划制定好,也会让被访问觉得突然,以至于无以应答。采访注意事项一要安排好采访顺序。二是要博得被采访者的好感。对采访对象表现出特殊的尊重、努力活跃采访气氛、美化采访语言都能博得被采访者的好感,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你幸福吗?”无缘无故被问这么一句话,谁都

4、会有点晕头转向,怎么还能博得受访者的好感。三是要抓住要害问题来采访,不要偏离主旨去提一些枝节问题,结果东拉西扯,没有完成采访任务。四要深挖生动的细节,要在能够表达主题的细节上进行细致的详尽的采访。请采访对象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人物的心情、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表情、人物的语言等都按当时的情况描述一遍,深挖具体的细节,写出来的报道就很逼真。幸福本身就是一个含糊不定的词语,目前的状态不能仅凭一个形容词就概括的出来,在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中,由于人们认知的复杂性,对幸福(或“幸福感”)这类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单一”测量会面临巨大风险。所以本身采访问题就不妥。新闻采访提问

5、技巧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6、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5、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

7、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央视“你幸福吗?”刺激了大众舆论的神经,大多数人将央视的这一采访行为视为茶余饭后调侃的对象,的确,央视的这一行为的确有不妥当之处,在没有对时下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的情况下,对基层群众采取随机采访,且不说出现了多少讽刺的言语,采访的目的又何在?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从大众舆论的情况来看,央视的这一采访行为不得不视为一种教训,新闻记者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