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

ID:18706323

大小:6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1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_第1页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_第2页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_第3页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_第4页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1]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来源:民政部规划财务司  时间:2011-02-01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着眼国家防灾减灾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综合问题,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区域合作的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各类自然灾害,统筹考虑防灾减灾工作各个阶段,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发

2、展的蓝图,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制定防灾减灾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综合防灾减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颁布实施以来,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  ——国家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27个省(区、市、兵团)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充分发挥了防灾减灾的综合协调职能。修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

3、灾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  ——20自然灾害立体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气象、地震、水文、地质、海洋、环境、农业、林业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天气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台风等自然灾害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和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成功发射,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步建立。  ——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实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重大工

4、程,大江大河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初步治理,创建了1562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逐步推进。一系列建筑和工程设施设防规定、标准和规程制修订。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以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和应急资金、物资拨付等为主要内容的抢险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国家自然灾害四级响应制度得到确立。中央和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重大自然灾害发生24小时内

5、受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救助标准明显提高。有效应对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西南特大干旱、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  ——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灾害机理研究、预警预报技术、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与防范等方面实施了一批防灾减灾重大科技项目,遥感、卫星导航与通信等技术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防灾减灾科研技术机构相继成立,科技条件支撑平台逐步形成。  ——防灾减灾人才队伍逐步壮大。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培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合理。

6、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兼结合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初步形成,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和专家队伍协调发展,以抢险救援、医疗防疫等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初步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达到50万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20防灾减灾社会参与不断深入。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全面参与防灾减灾文化氛围正在形成,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奉献爱心,投身防灾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骨干

7、作用,形成了社会各界踊跃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国家设立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推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  ——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加强了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广泛宣传我国经验与成果。大力推进《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和《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与联合国组织、国际或区域相关机构、各国政府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在防灾减灾领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机制。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成立“国际减轻

8、旱灾风险中心”,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共同推动“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平台北京办公室的成立,建立了以“国际减灾宪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