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

ID:18716622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1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院第三届“志汉杯”学生学术竞赛作品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以一位遵义农民工子女为例翁楚倩[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向城市,但我国城市未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一系列问题伴随产生,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突出。笔者以一位中等城市农民工家庭子女为研究对象,使用个案研究法展开研究工作。从个案对象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状况入手,来分析这位农民工子女所遇到的教育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希望与有关人士共同探讨。[关键词]城市农

2、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一)研究背景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因素,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十分有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腾飞,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势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城市农民工在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流动数量剧增、跨地区举家迁移、城镇居住时间延长,致使其子女离开原户籍所在地和受教育地。最显著的结构变化就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化趋势,这些家庭的子女主要是父母进入城市的那部分流动子女,被称为“流动的花朵

3、”。他们都是6-14周岁(或7-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而依据我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这样,当儿童随着民工父母迁移到城镇,流入地政府却没有义务负责其教育。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民工子女在离开户籍地的同时,将伴随子女的失学危机。[1]胡莉,牟映雪.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71]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背后,包含着我国教育制度、户籍制度、财政制度以及决策理念等诸多问题。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4、,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笔者选取了一例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对象,深入访谈、观察,了解个案对象的家庭、学校及所处社会状况,分析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在对待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有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二.选择个案对象的缘由及个案对象的背景资料(一)选择个案对象的缘由个案对象是经熟人介绍认识的。该个案对象属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离异家庭,隔代抚养,经济拮据,一家人从贵州省仁怀市农村来到遵义城区。个案对象没有户口,又因缴纳不出学费而四次辍学。社区

5、居委会以其家庭的户籍不在当地为由,对个案对象的教育问题保持沉默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

6、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7-教育学院第三届“志汉杯”学生学术竞赛作品。通过对其境遇的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存在的教育问题。(二)个案对象自身情况简介小青(化名),女,1999年生,现年11岁,籍贯:贵州省仁怀市。该个案对象与家人的关系良好;学习成绩优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团结他人,与同学的关系良好;深受老师喜爱;性格外向,积极向上,有较强的独立能力。(三)家庭成员及其背景分析该个案对象的家庭成员主要有四

7、人:奶奶、父亲、姐姐、弟弟。奶奶,贵州省仁怀市人,61岁,农民,文盲,无职业。父亲,贵州省仁怀市人,35岁,小学毕业,曾在工地上当搬运工,现在吸毒贩毒,潜逃在外,杳无音讯。姐姐,贵州省仁怀市人,18岁,学生,现就读遵义市某高中三年级。弟弟,贵州省仁怀市人,9岁,学生,现就读仁怀市某农村小学二年级。(四)个案对象教育状况描述个案对象在其学前阶段,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看管,未曾进入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场所学习;7岁进入遵义城区民办小学读一年级,同年爷爷去世,由奶奶抚养。因缴纳不出学费,曾四次辍学,和弟弟一起靠捡垃圾为生。现回到仁怀

8、市农村,成为仁怀市某农村小学二年级学生。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的描述及问题分析(一)家庭情况分析1.家庭背景(1)居住环境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环境,社区间人们的相互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正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来说,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特殊人群,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