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

ID:18718003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1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_第1页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_第2页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_第3页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_第4页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答案】C【解析】考察周代的中心地区。所谓“雅言”是指古代通行的标准语,这里即指周代的官方语言。周代的通知中心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故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陕西。故应选C。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25.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

2、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秦朝与西晋法律的差别说明在西晋的时候,养子视同亲子,同样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故应选D。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货币。北宋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材料“以便贸易”说明这种货币具有

3、交易凭证的作用。故应选A。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B【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重要的表现。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宠信与否。故应选B。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

4、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B【解析】考察维新变法运动。从材料“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可知,维新思想家认为,变革服饰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意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改革的氛围,使人们逐渐接受“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故应选B。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

5、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在这之后,尽管各派军阀混战不休、横征暴敛,但在时代的潮流下,也不得不抬出“民主”这块牌子。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应选C。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

6、“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37年11月”。此时,二战已爆发,原有的世界格局已改变,再结合材料“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故应选A。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

7、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C【解析】考察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从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10月”可知这时我国一开始了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形成,而“粮食的统购统销”是这一体制的重要内容。分析选项,C年符合题意。故应选C。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