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ID:18727867

大小:8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1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1页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2页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3页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4页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弋阳育才学校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8-09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25分)1、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8分)(1)《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3)《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前两句:,。(4)《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3、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3分)A、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

2、,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B、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C、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D、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4、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6分)(1)《社戏》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对这个结尾,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2)学完《竹影》,

3、你认为中国画有怎样的特点呢?请你举出一、二位有影响的中国画画家和作品谈谈你对中国画的认识。(3)《观舞记》中,冰心把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来包括:“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你还能积累一些描写歌舞的诗句吗?5、请写出下列著名的传统戏曲片(段)是属于我国的哪种剧种?(4分)《天仙配》()《花木兰》()《红楼梦》()《霸王别姬》()6、好的写景散文,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含情。(4分)示例: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不

4、快时,你笔下的月——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二、阅读·感悟(40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加点的词(2分)①见往事耳()②即更刮目相待

5、()③及鲁肃过寻阳()()2、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1分)4、你认为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2分)5、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1分)6、比较我们以往所学的仲永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2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

6、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

7、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2分) 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

8、解(4分)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2分) 4.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