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ID:18732507

大小: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0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友谊(yí)纠葛(gé)静谧(mì)侃侃而谈(kǎn)B.下载(zǎi)匀称(chèn)蹉跎(cuō)危言耸听(sǒng)C.窗槛(jiàn)裹挟(xié)亘古(gèn)休戚与共(qī)D.造诣(yì)熨帖(yùn)炽热(chì)良莠不齐(yǒu)2.下列各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爱戴殴打蜇居不卑不吭B.开销煤碳报酬半途而废C.渲染厮杀肿胀百尺竿头D.呕气延申按摩变幻莫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由于家乡

2、雨水不足,土地贫瘠,全村人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决定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B.这个月公司的业绩差强人意,没能达成预期目标,这也提醒我们要及时整改工程方案。C.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D.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班长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看着他搞怪的动作,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一个作家,如果是用很讲究的中国话写作,即使他吸收了外来的影响,他的作品仍然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

3、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D.从没有一个人在晚上经过我的屋子,或扣我的门,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人。5.请从下面一段话中筛选出最能准确表达核心意思的三个词语(每词不超过三个字)。(3分)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让历史而不是让战场对他们的不同理想作出判断。——[美]尼克松1972年2月访问中国时,在周恩

4、来总理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

5、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operationissafe.(5)Notetheuseofzincplatedpartsmustnotforgetmullionsandtransferbetweenthepreservativetreatments.2.20verticalboxcorrectionandacceptance1.Description:verticalboxinstallationwithboltfixedHou,onwholeinstallationfinishedofverticalboxforco

6、rrection,correctionofwhilealsotoonmain7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

7、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苏辙《六国论》)【丙】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苏轼《六国论》)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率赂秦耶率:都,皆。B.始速祸焉速:加快。C.泊牧以谗诛以:因为。D.皆椎鲁无能为者椎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